广西一女童洗澡时被哥哥用打火机点火器电击:右肩大面积烧伤,2025年9月15日晚,广西钦州市发生一起儿童意外伤害事件。一名4岁半女童在家庭浴室洗澡时,被其12岁兄长使用打火机点火装置实施电击,导致右肩至背部大面积烧伤。经医疗机构诊断,伤处呈现红肿、水泡及表皮脱落等症状,属于二级以上烧伤。 据女童父亲向媒体陈述,事发时女儿穿着带有肩部绳带的衣物在塑料水盆中玩耍。12岁兄长趁监护人短暂离开期间,将打火机内部压电陶瓷点火装置拆解后,对准妹妹肩部实施电击。监控画面显示,女童被电击瞬间身体剧烈抽搐,肩部衣物因电流作用产生焦痕,现场伴随电火花闪烁。 事发后,家属立即将女童送至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烧伤区域集中在右肩胛骨至背部上方,面积约占体表面积5%,伴有深度二度烧伤特征。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对创面进行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截至9月17日,女童仍在接受抗感染治疗与创面换药,医疗团队评估需持续观察两周以防止并发症。 涉事家庭居住于钦北区某自建民房,浴室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调查显示,12岁男孩使用的打火机零件来源于家中废弃的燃气打火机,该器具未妥善收纳。据家属反映,男孩此前曾多次拆卸电子设备,但未引起足够重视。事件发生后,当地社区工作人员联合消防部门对家庭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浴室电线裸露、儿童可触及危险物品未上锁等问题,当场责令整改。 教育部门介入调查显示,涉事男孩就读于钦北区某小学六年级,学校心理测评记录其存在“好奇心过强”特征,但未纳入重点关护名单。目前,辖区派出所已对事件展开调查,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要求加强危险物品管理。 该事件引发社会对儿童居家安全的关注。据统计,2024年全国发生类似儿童误触电器、火源导致的意外伤害案件达2300余起,其中62%发生在监护人短暂离开的5分钟内。消防部门提醒,家庭应将打火机、电池等小件危险品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带锁容器中,浴室等涉水区域需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教育专家建议,对10岁以上儿童应定期开展安全实验课程,通过模拟场景培养风险预判能力。女儿烧伤 来源:新浪新闻
💔杭州52岁女子散步踩中废弃氢氟酸,6天后不幸离世!事发地竟无任何警示标志
【9评论】【22点赞】
用户11xxx51
这种小孩缺乏管教,以后定是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