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19万亿美元的股市曾一度被认为不可投资,如今再次吸引外国】[拜登时期

理性闲谈天下事 2025-09-16 21:32:29

【分析:中国19万亿美元的股市曾一度被认为不可投资,如今再次吸引外国】

[拜登时期利用话语霸权唱衰东大,嚷嚷“中国不可投资”,这些话术是一套一套的,记忆犹新。]

(路透社)——三年前撤出中国股市并称其不具投资价值后,外国投资者正计划大举重返中国股市,原因是受到中国提供的科技机遇以及对美国资产以外多元化投资需求日益增长的鼓舞。

今年,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以及半导体和创新药物开发方面取得的进展让全球投资者感到欣慰,中美贸易战和华盛顿的技术出口禁令并没有阻碍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创新。

中美关税休战和国内货币宽松环境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人气。受此影响,上证综指上周触及十年高点,香港股市也创下四年新高。

外国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可能会为市场上涨增添动力,迄今为止,市场上涨主要由国内投资者推动。

前对冲基金经理、现管理两家纽约单一家族理财室的布雷特·巴纳 (Brett Barna) 表示,受今年牛市的吸引,外国“早鸟投资者”已重返中国,他们希望从拥挤的美国资产中寻求多元化投资。

巴纳表示:“中国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联性非常低,至少与在岸 A 股市场是如此。”他还表示,他计划建立一个投资平台,让美国和欧洲资本能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基金发行和流动数据显示,人们对包括香港在内的 19 万亿美元中国股市的热情日益高涨。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显示,8月份是全球对冲基金六个月来购买中国股票的最大月度交易,但该报告并未透露具体数字。

晨星数据显示,2025年新兴市场(不包括中国)新成立的股票基金数量将从2024年的21只和2023年的16只下滑至8只。这意味着今年对不包括中国的新兴市场投资的需求大幅降温。

安联全球投资中国基金部门首席投资官郑玉成表示:“一年前,人们想把中国排除在指数之外。现在,中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资产类别(他们无法忽视)。”

更多证据

坊间证据也越来越多。

总部位于伦敦、管理着 200 亿美元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 Polar Capital 的基金经理 Jerry Wu 表示,该公司在 2024 年底将对中国的持仓从减持转为看好,并在今年将其新兴市场投资组合中的中国配置从 20% 的低位进一步提高至 30% 以上。

他说,该公司今年 2 月举行的年度会议吸引了 55 名客户参加中国会议,出席人数是 2023 年的两倍多。

吴忌寒表示,DeepSeek 的突破引发了“中国创新资产的重新估值”。DeepSeek 是与 ChatGPT 竞争的高成本效率人工智能模型的创造者。他表示,从人工智能到生物技术再到机器人技术,各个领域的发展势头都在增强。

投资公司 Cambridge Associates 的高级投资总监本杰明·洛 (Benjamin Low) 表示,他的团队今年已收到约 30 个客户关于寻找中国基金的咨询,这与 2023 年的低谷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针对以中国为重点的授权的咨询非常有限。

他说,许多非亚洲的配置者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前往中国大陆和香港探索投资机会,其中一些人是自新冠疫情以来首次前往。

诚然,中国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仍在持续。8月份的工业产出、零售额数据和其他一些指标表明,中国整体经济依然深陷疲软泥潭。

2025年前五个月的外国直接投资较上年同期下降13.2%,迫使中国在7月份出台新措施扭转颓势。

经济脆弱是导致早期投资者虽然进入但尚未转化为有意义的长期资本流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里昂证券首席股票策略师亚历山大·雷德曼表示,经济中的通货紧缩压力使他无法增持整个市场。

极地资本的吴表示,人工智能热潮必须惠及整体经济,才能在 2025 年以后维持这种增长势头。

安联中国基金部投资组合经理程宇表示,外国投资者目前正处于“重新评级”阶段,关注中国的长期竞争力。

“外国资本站在门口观望。他们还没有介入——但至少在考虑回来。”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理性闲谈天下事

理性闲谈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