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俄罗斯人普遍觉得,守住远东地区非常困难,于是俄罗斯不敢轻易在远东投资,一方面

冷紫叶 2025-09-16 11:30:35

现在俄罗斯人普遍觉得,守住远东地区非常困难,于是俄罗斯不敢轻易在远东投资,一方面担心花了钱,最终利益被邻近的东方大国捞去,另一方面,他们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同往日,不敢轻易冒险投入。 俄罗斯那片远东地区,如今成了让当地人心里发慌的地界,这片占了全国近一半地盘的地方,每平方公里连7个人都凑不齐,反观隔壁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这些省份,随便一个都有几千万人口,比整个远东的人加起来还多好几倍。 更让人头疼的是,人还在不停地往外跑,去年一年就少了三万多人,这十年下来总共少了一成还多,要想把这里盘活,专家说至少得再添上千万人,可眼下别说招人来,就连现有的人都留不住。 俄罗斯这几年经济虽说看着缓过来点了,2023年还涨了3.6%,比不少西方国家都强,但仔细一看就知道,兜里的钱主要还是靠卖石油天然气挣来的。 西方制裁逼着他们搞进口替代,可技术人才早就跑没了影,工厂里连合格的工程师都凑不齐。通胀一直飘在7%以上,手里的卢布看着值钱,真要投到远东这种地方搞建设,心里难免打鼓。毕竟这地方太远,随便修条路架个线都得花老鼻子钱,万一打了水漂可受不了。 其实俄罗斯不是没想过办法,前些年搞了不少超前发展区,政策听得人眼热,入驻的企业前五年不用交所得税,土地税也能免掉,连社保费率都能砍大半。可真要落地干活就发现全是坎儿。 想拿块地得跑断腿,审批流程能拖到让人没脾气,有的企业好不容易批下来地,结果发现周边连通信信号都没有,更别说像样的公路了。远东那交通设施评分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边境口岸更是天天堵成长龙,货车排队能排好几天。企业运点设备原料,光在路上就得耗掉半条命。 对外来投资,俄罗斯心里更是七上八下,那些开发区喊了半天招商引资,外资项目占比还不到一成。 尤其对中国投资,那心态复杂得很,一方面看着中俄贸易额一年比一年高,远东跟中国的生意这五年涨了两倍多,65个中资项目砸了上万亿卢布进来,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文件里明晃晃写着要防备中国的"经济扩张"。 哈巴罗夫斯克那些地方的发展规划里,专门列了一章讲"安全风险",说的全是跟中国有关的事儿。犹太自治州更是直言不讳,担心对中国资本太依赖会出问题。这种又想要钱又怕被占了便宜的心思,让不少项目卡在那儿动弹不得。 按理说中国企业愿意来投资是好事,可实际推进起来特别费劲,很多项目签了合同,钱也答应投了,结果要么卡在土地审批上,要么卡在设备采购环节,就是落不了地。 俄罗斯这边规定外资项目里外国工人不能超过两成,可本地又找不来足够的人手,有时候好不容易招齐人,又发现边境通关慢得要命,原材料运不进来,生产根本没法开工。那些听起来诱人的优惠政策,真要兑现的时候总有各种门槛,办手续的成本比省下的税还多,谁还愿意费劲去弄。 俄罗斯政府不是没喊过"向东转"的口号,又是设自由港又是搞开发区,还专门成立了远东发展集团。可机构太多反而乱了套,企业想办点事都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政策也是变来变去,今天说免税明天又要加条件,搞得投资者心里没底。 当地官员更是左右为难,上头让多搞投资,可又怕中国人来得太多,将来这片地就不是自己说了算了,这种矛盾心思,让不少好端端的项目就这么晾着。 远东的资源其实丰富得很,煤炭、矿石挖出来就能卖钱,去年通过绥芬河口岸运到中国的煤炭就有150万吨,比前年多了三成。可光卖原材料挣不了大钱,想建加工厂把资源变成成品,又得大笔投资。 俄罗斯自己兜里的钱紧巴巴的,大部分都得填到能源和军事这些"刀刃"上,根本腾不出闲钱投到远东这种长线项目上,想让外国企业来投,又怕人家把利润都带走,最后自己白忙活一场。 现在这局面就挺尴尬,不投钱吧,远东只会越来越荒凉,早晚守不住;投了钱吧,又怕钱打了水漂,好处都让别人占了去。加上西方那边制裁还没松劲,俄罗斯经济虽说没垮,但元气大伤,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技术人才越来越少,年轻人宁愿去莫斯科当服务员,也不愿留在远东挖矿。基础设施跟不上,就算有投资进来,东西也运不出去。这种恶性循环下来,当地人能不觉得难吗? 说到底,远东这事儿就像手里捧着块肥肉,自己咬不动,想请别人帮忙又怕被抢了去。俄罗斯心里清楚,光靠自己守着这片地太难了,可真要敞开大门又顾虑重重。周边的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实力都摆在那儿,这种差距让俄罗斯人心里更没底。想合作又怕被比下去,想单干又没那个实力,难怪他们觉得这远东越来越难守住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