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很快就要撕破脸了!?北约已经公开了,乌克兰巡航导弹工厂,就在丹麦斯克吕斯特鲁普空军基地附近。俄军要么就打,俄罗斯不敢打,到了年底,乌克兰巡航导弹就要大规模袭击俄罗斯本土了。 这个基地驻扎着丹麦的F-16和F-35战斗机,等于给这个导弹工厂披上了一层军事保护伞。 但更要命的是时间,按照计划这个工厂12月1日就要正式投产,专门生产“火烈鸟”巡航导弹的固体火箭燃料,有了稳定的燃料供应,乌克兰的导弹产量就能直线上升。 大家可能对“火烈鸟”导弹没什么概念,简单说就是这种导弹能打3000公里远,从丹麦周边发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大城市几乎都在打击范围内,包括莫斯科、圣彼得堡这些核心城市。 它的弹头有1吨重,威力是美国给乌克兰的ATACMS导弹的两倍还多,只要挨上一下,加固的军事指挥所或者大型工厂都得被炸成废墟。 更让人揪心的是产量,乌克兰那边已经做好了每月生产50枚的准备,这意味着到了明年年初,俄罗斯本土可能就要面临成批导弹的轰炸。 俄罗斯不可能坐视不管,这从他们过去的行动就能看出来。从冲突开始到现在,俄军已经发射了超过1200枚远程巡航导弹打击乌克兰的军事目标,光是“口径”巡航导弹就用了591枚。 这些导弹从黑海的军舰或者潜艇上发射,能精准打到2000公里外的目标,打击精度能控制在10米以内,也就是说想打工厂的仓库就不会打到旁边的办公楼。 去年俄军还专门突袭了乌克兰的巴甫洛格勒化工厂,因为那里生产导弹所需的关键原料,虽然那次有些目标扑空了,但说明他们对这类设施的打击从来没手软过。 有人可能会担心,打丹麦的基地不就等于和北约撕破脸了吗?但实际上北约的态度没那么强硬。北约副秘书长早就说过,他们没有在乌克兰部署军队的计划,所有支持都是为了避免和俄罗斯直接冲突。 而且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有明确规定,只有成员国本土受到直接攻击时才会集体行动,俄罗斯如果精准打击导弹工厂,完全可以说成是针对乌克兰的军事设施,不算直接攻击丹麦。 历史上俄罗斯在叙利亚打击极端组织时,也曾多次靠近北约国家边境行动,北约也没真的动武。 从军事能力上看,俄罗斯完全有这个实力。他们的“口径”巡航导弹从黑海发射,飞抵丹麦的距离还不到1000公里,根本用不了全程射程。 空天军的图-95轰炸机携带KH-101巡航导弹更是能打5000公里,从俄罗斯本土起飞就能覆盖整个欧洲。 这些武器在乌克兰战场已经经过了实战检验,今年2月俄军还在卡卢加州等地击落过40架乌克兰无人机,说明他们对防御这类威胁有丰富经验,反过来也意味着他们更清楚不打掉源头的后果。 乌克兰把工厂建在丹麦也是看准了俄罗斯可能投鼠忌器,但他们忘了俄罗斯最在意的就是本土安全。早在去年,乌克兰用“游隼”导弹威胁莫斯科时,俄军就立刻加强了首都的防空系统。 现在“火烈鸟”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还搬到了离俄罗斯更近的欧洲腹地,这等于把刀架在了俄罗斯脖子上。 6月泽连斯基宣布要在欧洲多国建武器工厂时,俄罗斯外交部就警告过,任何给乌克兰提供武器生产场地的国家都可能成为打击目标,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威胁。 丹麦可能觉得有北约撑腰就安全了,但他们忘了自己给乌克兰的支持力度有多大。从2022年到现在,丹麦已经给了乌克兰676亿丹麦克朗的军事援助,这次还专门拨款7850万美元建这个导弹工厂,等于直接参与到对俄罗斯的军事对抗中。 俄罗斯很清楚,现在不打掉这个工厂,等到12月投产后,每月50枚导弹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到时候再想动手就晚了。 现在的情况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有点像,当时美国发现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不惜动用海军封锁也要逼苏联撤走。现在俄罗斯面临的威胁更直接,因为导弹工厂已经建在了欧洲腹地,射程能覆盖他们的核心区域。 俄军在哈尔科夫的进攻已经显示出他们今年的战略更主动,5月的时候为了创造缓冲区,硬是把乌军逼退了10公里。这种情况下,面对本土即将到来的导弹威胁,俄罗斯没理由退缩。 俄罗斯从过去的行动、现有的军事能力,到对本土安全的重视程度,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威胁成型。 北约的所谓保护真到了关键时刻,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为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直接开战。 所以只要乌克兰的导弹工厂开始运转,俄罗斯一定会动手,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没有别的选择。
俄罗斯很快就要撕破脸了!?北约已经公开了,乌克兰巡航导弹工厂,就在丹麦斯克吕斯特
罗普娱记
2025-09-16 11:26: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