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四轮交锋通告全球,特朗普急着要中方帮忙,中方做出回应。 2025年9月中旬,在全球目光的注视下美国财长贝森特与中方在中立地马德里开启第四轮经贸会谈。 这场看似旨在缓和紧张局势的对话,更像是双方在一系列隐形战场上激烈较量后的中场盘点。 外界对此次会谈的期望普遍不高,因为真正的博弈早已超越了谈判桌,在时间、供应链和未来科技这三个维度上激烈展开。 时间已成为这场博弈中最具压迫感的武器,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日历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充满压力。 迫在眉睫的中期选举与日益严峻的债务问题,构成了其国内政治的“高压线”。 而一年一度的丰收季正演变为一场经济灾难,美国中西部的豆农,特朗普的核心票仓眼睁睁看着仓库里的大豆堆积如山,却因失去中国市场而束手无策。 与美国的焦灼形成对比,中方似乎更善于利用节奏。 在上一轮瑞典会谈中达成的关税暂缓协议,将于11月10日到期,这为马德里会谈设定了一个明确的倒计时。 中国通过对美国鸡肉、棉花等农产品加征关税,精准地将贸易战的痛感传递给最能影响美国政治走向的群体,将美方的政治周期和经济周期,巧妙地转化为了自身的谈判筹码。 这场冲突的本质,已从关税交锋演变为对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的控制权争夺。 中国凭借其在全球稀土加工领域高达92%的绝对主导地位,展现了其在上游资源端的强大影响力。 自今年4月对七种关键稀土元素实施出口许可要求后,美国从电动汽车到国防工业的多个高科技领域都感受到了成本的上升,特朗普威胁施加200%的关税反制,反而凸显了其供应链的脆弱性。 而在供应链的另一端消费市场,攻守之势则完全逆转。 中国曾是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最大买家,而随着贸易战升级,北京果断暂停了部分进口,导致美国农民损失惨重。 市场的真空被巴西等竞争对手迅速填补,这意味着即使关系缓和,美国农业也难以重返昔日的黄金时代。 特朗普政府试图联合欧盟、日韩等三十余个盟友构建对华关税壁垒的计划,至今未获任何响应,也从侧面印证了割裂现有全球供应链的难度之大。 超越传统的货物贸易,双方角力的核心已转向决定未来经济格局的科技制高点。 美国将TikTok收购案强行列入议程,其意图不仅在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更在于对数据、算法和数字经济主导权的掌控。 对此中方“绝无可能”的强硬回应,标志着其在捍卫本国科技领军企业问题上划定了清晰的红线。 同样的对峙也发生在绿色能源领域,美国针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意在延缓中国在这一新兴产业的扩张步伐,但这反而可能促使中国采取反制措施。 这场围绕未来产业的“王牌”对决,其结果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转型的格局与速度,也让马德里会谈桌上的每一个议题都显得分量十足。 以上信息来源于环球时报 中美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
中美四轮交锋通告全球,特朗普急着要中方帮忙,中方做出回应。 2025年
是逸屹呀
2025-09-15 13:30:40
0
阅读:80
007
急,无非是豆子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