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府宣布! ​9月12日,韩国政府宣布:将向市场追加投放2.5万吨储备大米

掘密探索 2025-09-13 22:46:51

韩国政府宣布! ​9月12日,韩国政府宣布:将向市场追加投放2.5万吨储备大米!为啥这么急?因为米价已经飙到了近四年高点,一袋40公斤的大米收购价突破22万韩元,相当于1126元人民币,老百姓直呼“吃不起”! 这波米价疯涨的“罪魁祸首”,居然是老天爷。 今年韩国新米收获期赶上连绵暴雨,稻田成了“水塘”,收割机下不去地,大米出货时间整整推迟了一个月。 本该9月上市的新米,直到9月中旬才陆续进市场,供应量直接“腰斩”。 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统计,2024/25年度大米产量下降约2%,2025/26年度种植面积更是缩水近一半,市场心里没底,价格自然“坐火箭”。 更扎心的是,韩国大米价格本来就像“过山车”。往年20公斤装零售价在4万到5万韩元之间,今年直接冲破6万韩元,7月底甚至摸到过7万到8万韩元的高位(约合356到408元人民币)。 政府8月1日搞米价折扣,价格才跌回5.9万韩元,结果9月又“杀”回6万韩元,老百姓的钱包实在扛不住。 眼看着米价“疯”了,韩国政府急得直转圈。8月25号,他们先砸了3万吨储备米进市场,结果价格降了点,但没几天又涨回去了。 9月12号,政府一咬牙,又追加2.5万吨,还玩了个新花样——“借米还米”。 啥意思?就是政府把2024年收的储备米“借”给经销商,让他们先卖着,但要求2026年3月前用2025年新米“还”回来。 这招挺聪明,既缓解了眼前缺米,又保住了储备量,算是“两全其美”。 除了“借米”,政府还逼着大型超市搞折扣。原本每20公斤大米只便宜3000韩元(约15元人民币),现在要求便宜4000到5000韩元(约20到25元人民币)。 可老百姓不买账:“折扣才几块钱,米价涨了几十块,这账算不明白!” 米价疯涨背后,藏着韩国的“粮食软肋”。韩国粮食自给率只有19.3%,除了大米(自给率超90%),其他谷物全靠进口。 大米产量虽然高,但政策一变、天气一坏,价格就“跳楼”。专家项昊宇说:“韩国农产品生产太依赖自然,流通效率又低,中间商层层加价,米价能不贵吗?” 更麻烦的是,米价涨了,连带着紫菜包饭、饭团都涨价。韩国人主食离不开大米,物价一涨,生活压力“爆表”。 李在明政府这会儿头疼得紧——米价要是压不下去,老百姓的怨气可要“烧”到政绩单上了。 看着韩国政府为米价忙得脚不沾地,我倒想起咱中国那句老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韩国90%的大米能自给,可一场雨就能让米价“飞上天”,说到底还是底子太薄。 粮食安全这事儿,光靠“借米还米”、搞折扣可不够,得从根儿上解决——比如推广耐涝水稻品种,让稻子不怕水泡。 或者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多存点米;再或者给农民多些补贴,让他们敢种、愿种。 再说说政府调控,这波操作虽然急,但有点“头疼医头”的味道。 储备米能救一时,可要是明年再遇极端天气,米价还得涨。与其事后补救,不如提前布局,把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最后想对韩国老百姓说:米价再高,饭总得吃。政府这次“开仓放粮”能不能压住价,还得看后续效果。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哪天咱们也遇到这种情况,还真得感谢中国农业的“硬实力”。 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超市里大米堆成山,价格稳得像座山。这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啊!

0 阅读:2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