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醒了?原以为俄罗斯背后最铁的盟友,是伊朗和朝鲜,结果绕了一圈才发现:

山河又月明 2025-09-13 17:53:21

乌克兰,终于醒了?原以为俄罗斯背后最铁的盟友,是伊朗和朝鲜,结果绕了一圈才发现:真正能让俄罗斯稳住阵脚的,竟是那个一直没开口,也从未送过一发军援的国家——中国! 西方制裁刚铺开时,不少人等着看俄罗斯经济的笑话,觉得切断银行交易、限制石油出口这几招下去,莫斯科撑不过一年。可现实偏偏不按剧本走,2024 年中俄贸易额反倒创下 2448 亿美元的新高,中国连续 15 年稳坐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现在俄罗斯每三块钱的贸易里就有一块来自中国。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生命线在发挥作用。 能源领域最能说明问题,俄罗斯九成的石油和石油产品都流向了中国和印度,原来不怎么买俄油的印度现在占了四成份额,中国这边的胃口就更不用说了。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 2024 年供气量直接超过了合同规定的规模,提前达到每年 380 亿立方米的最大输送能力,冬天里俄罗斯输往中国的天然气每天都在刷新纪录。北极圈里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更有意思,中国企业不仅拿着近三成的股份,还把 LNG 通过北极航道运到江苏如东,这条冰上丝绸之路每年能送来 1650 万吨清洁能源,让俄罗斯在西方能源禁运下反而打开了东方市场。 西方企业撤走后留下的空白,全靠中国商品填上了。现在俄罗斯街头跑的车,前 15 名畅销品牌里有 11 个是中国的,从 SUV 到新能源汽车应有尽有,再也不用担心欧洲车企断供的问题。手机店里华为的柜台前总是挤满人,2024 年出货量增长了 39%,Tecno 和 Infinix 这些品牌也卖得火热,俄罗斯人换手机时终于不用纠结没有新款可选了。中国对俄出口的 1154 亿美元商品里,近一半是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小到家电大到工程器械,把原来依赖欧洲的供应链补得严严实实。 更关键的是金融领域的默契,中俄贸易里 95% 都用本币结算,卢布和人民币直接算账,美元欧元反倒成了外人。这招太妙了,西方切断 SWIFT 通道后,俄罗斯银行发现跟中国做生意根本不受影响,人民币结算系统跑得比谁都顺。2024 年两国总理会晤时特意提到这事,说要进一步打通清算系统,以后连汇率波动的风险都能大大降低。想想看,每年两千多亿美元的交易不用经过美元体系,等于给俄罗斯经济上了层防波堤。 这种合作可不是临时抱佛脚,2014 到 2024 这十年间,中俄贸易规模足足涨了三倍。原来俄罗斯对华贸易只占 11%,现在已经飙升到 34%,中国市场的分量越来越重。远东地区的铁路正在扩建,西伯利亚力量 2 号管道也在规划中,俄罗斯把远东划为经济特区,给中国投资开出一堆优惠政策,摆明了要跟中国在能源和基建上深度绑定。这种布局比单纯送点军援实在多了,军援是救急,而贸易和投资是造血。 俄罗斯超市里的中国零食、商场里的家电、工地上的工程机械,甚至手机里的 APP,到处都能看到中国供应链的影子。华为不仅卖手机,还在俄罗斯建了研发中心,把通信设备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中国汽车厂商干脆在俄罗斯设厂,本地化生产后连交货速度都快了不少。这些看似零散的商业行为,合在一起就成了顶住制裁的力量。 伊朗和朝鲜能提供的军援总有上限,而中国这种全方位的经济合作才是可持续的。能源换商品,本币结账,基础设施联着产业链,这套组合拳让俄罗斯经济在制裁下反而找到了新方向。西方原来想通过封锁把俄罗斯踢出国际市场,结果反倒帮俄罗斯把贸易伙伴从欧洲转向了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市场。现在俄罗斯的石油有地方卖,工厂需要的设备有地方买,老百姓过日子的消费品没断供,金融交易也能正常进行,这样的局面能稳住一点都不奇怪。 基辅可能到现在才反应过来,真正的支撑不是枪炮,而是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加油站里的原油、银行账户里的结算数字。中国没喊口号也没送军援,就靠一笔笔实实在在的生意,让俄罗斯在制裁风暴里站稳了脚跟。2448 亿美元的贸易额背后,是两国企业用合同和集装箱搭起的桥梁,这比任何表态都有力量。当俄罗斯发现对华出口能源能换来稳定收入,进口中国商品能维持民生和工业运转,金融合作能避开西方陷阱时,经济自然就稳得住了。这种无声的合作,才是最扎实的支撑。

0 阅读:2437

评论列表

看客

看客

3
2025-09-13 21:47

小编不安好心啊,是在提醒敌对势力

猜你喜欢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