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齐晚年提起毛岸英时,曾深情地说:“我和岸英结婚,是因为爱上了他,爱上他的性格

小史善始善终 2025-09-12 13:43:30

刘思齐晚年提起毛岸英时,曾深情地说:“我和岸英结婚,是因为爱上了他,爱上他的性格,爱上他的生活和经历,两个人彼此吸引,越走越近,互相走进了对方的内心……”   1927年春天,武汉的革命浪潮正盛。张文秋刚与丈夫刘谦初结婚三日便因工作分离,在参加中共五大期间与毛泽东相识。   毛泽东看着这位年轻的女同志,半开玩笑地说道:“如果将来你生了女儿,咱们两家就结个亲家吧。”这句话在当时只是革命同志间的一句轻松话语,却意外地为两个家庭埋下了命运的种子。   三年后,刘思齐在湖北出生。她的父亲刘谦初是毛泽东的革命战友,1931年不幸被叛徒出卖牺牲。   抗战爆发后,张文秋带着年幼的刘思齐奔赴延安。1938年,8岁的刘思齐在话剧中扮演被捕地下党员的女儿,毛泽东观看演出后得知她的身世,当即表示要认她为干女儿,承担起培养烈士后代的责任。   时光荏苒到1946年,毛岸英结束了在苏联长达九年的求学生涯回到延安。16岁的刘思齐第一次见到这位比自己大8岁的“哥哥”。   毛岸英并未因领袖之子的身份而特殊,他按照父亲的要求下乡劳动,住进劳动模范家中学习农活。这份踏实朴素的品格让刘思齐印象深刻。   两年后,党中央转移到西柏坡,毛岸英也从山东来到这里。再次相遇时,刘思齐已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两人在日常接触中渐生情愫。   1948年5月,18岁的刘思齐与26岁的毛岸英在西柏坡确立恋爱关系。这段感情纯粹而美好,没有因为各自的特殊身份而蒙上任何功利色彩。   1949年10月15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周日,两人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毛泽东将自己1945年重庆谈判时穿的黑色大衣送给新人作为结婚礼物。   这件朴素的大衣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毛泽东风趣地嘱咐:“白天岸英穿,晚上你们俩盖,算是我给思齐也准备了一份礼物。”   新婚的日子虽然平淡却充满温馨。然而好景不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缨参战。     临行前,刘思齐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毛岸英前来告别时只说要去“很远的地方出差”,叮嘱妻子如果收不到信也不要着急。   他深深向妻子鞠躬,然后转身离去。刘思齐当时并不知道,这竟是两人的永别。   到朝鲜后,毛岸英写了一封信给妻子,表达对陪伴时间太少的愧疚,并嘱咐她好好学习。这封信成了他留给妻子的最后话语。   1950年11月25日,美军轰炸机袭击志愿军司令部,毛岸英在大榆洞不幸牺牲,年仅28岁。这个消息并未立即公开,刘思齐虽心有不安,但想起丈夫的叮嘱,依然抱着希望等待。   直到1952年,朋友给了她一张毛岸英戴朝鲜人民军军帽的照片,她才意识到丈夫上了前线。1953年,当毛泽东最终告诉她真相时,刘思齐瞬间崩溃。   巨大的打击让刘思齐长期沉浸在痛苦中,身体日渐消瘦。1959年,她在妹妹邵华陪同下首次赴朝鲜桧仓烈士陵园为毛岸英扫墓。   面对丈夫的墓碑,刘思齐悲痛不已,离开前她用手绢包起一把墓地的黄土,紧紧握在手中带回国内。   毛岸英牺牲十余年后,刘思齐仍独自一人。在毛泽东多次劝说下,1962年她与空军学院教师杨茂之重建家庭,婚后育有四个孩子,长子取名“杨小英”以纪念毛岸英。   2010年,80岁的刘思齐再次赴朝,这次她来到毛岸英牺牲的大榆洞。她轻声告诉长眠的丈夫,已经带着孩子们来看他,表示即使将来自己无法前来,孩子们也会代她扫墓。   刘思齐晚年回忆这段感情时表示,她与毛岸英的结合源于真挚的爱情,是两个革命青年纯粹的相互吸引。她爱他的朴实与担当,他爱她的开朗与坚韧。   2022年1月7日,刘思齐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她用一生守护着那段短暂却深刻的爱情,也见证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个人情感与家国大义的交织。   这段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不仅是两个人的情感传奇,更折射出那个时代革命青年的精神风貌。在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碰撞中,他们用最纯粹的感情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信源:刘思齐逝世,生前说毛岸英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和骄傲”——上观新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史善始善终

小史善始善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