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评定军衔时,陈赓档案中找不到主力师师长的记录,按规定无法晋升大将。眼看十大将中要少他一个,陈赓灵机一动,找到昔日战友李聚奎:"老李,过几天我跟徐立清说我是接替你当的师长,你就这么说!" 陈赓1903年出生于湖南湘乡,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 他的革命经历非常丰富,参加过东征、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立下了显著战功。在第二次东征中,陈赓曾背着蒋介石突围,救过蒋介石的性命。 长征期间,他担任干部团团长,率部强渡金沙江,为红军北上立下大功。抗日战争时期,陈赓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指挥了神头岭、长乐村等著名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部挺进豫西,配合刘邓大军作战,参与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 按照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的规定,评定大将军衔有着严格标准,其中红军时期担任过师长以上职务是一条硬性要求。然而由于战争年代的特殊环境,档案管理存在不少问题。 部队经常转移,文件资料很容易丢失,特别是陈赓这样长期在前线作战的将领,档案材料可能在转移过程中遗失了。 1931年,陈赓曾出任红四方面军第12师师长。然而,短短两个月左右,他便因腿部重伤卸任,不得不前往上海疗伤,暂别战斗岗位。由于部队转移匆忙,他的任职没有完整的档案记录,这在当时并不少见。 面对这一情况,陈赓找到了昔日战友李聚奎。李聚奎同样是湖南人,1928年加入共产党,参加过平江起义,长征中曾任红一师师长。 陈赓半开玩笑地对李聚奎说:“老李,过几天我跟徐立清说我是接替你当的师长,你就这么说!” 李聚奎为人耿直实在,当即答应了陈赓的请求。 后来当评衔小组负责人徐立清真的来找李聚奎核实时,这位老实汉子毫不犹豫地证实了陈赓的师长经历。 有趣的是,实际上陈赓在红四方面军任职,而李聚奎在红一方面军,两人并不在同一部队,这个“证明”略显乌龙,但却体现了革命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和信任。 当然,陈赓最终获得大将军衔并非仅仅依靠战友的证明。他的战功和贡献是全方面有目共睹的,评衔工作本身也要综合考虑任职、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中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等多方面因素。 毛主席在得知陈赓的情况后,明确表示:“陈赓是个好同志,他的贡献大家都知道,档案不全不是他的错。” 这为陈赓的授衔问题定了调子。 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授衔仪式上,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十大将第四位。仪式上,毛主席对陈赓打趣地说:“你陈赓当大将了,跟着我是不是比蒋介石有出息”。 陈赓幽默回应道:“我这大将之衔并非你所授,而是李聚奎所予。”此语一出,现场笑声一片。这成了那次授衔仪式里一段饶有兴味、氛围轻松的小插曲。 陈赓的故事告诉我们,档案材料固然重要,但不能唯档案论。评定人才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尤其是实际贡献。 授衔之后,陈赓继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负责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建设工作。遗憾的是,1961年3月16日,陈赓因心肌梗塞在上海逝世,年仅58岁。 回顾1955年的授衔,它不仅是对将领们职务的梳理,更是对那一代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者毕生功绩与高尚人格的认可。 素材来源:传奇陈赓:在国共军事调处中,高超智慧折服美国人原创 2025-02-27 13:37·党史博采
1955年评定军衔时,陈赓档案中找不到主力师师长的记录,按规定无法晋升大将。眼看
沈言论世界
2025-09-12 11:39:26
1
阅读:1614
岭南燕赵
简直胡说八道
刘刚
毛主席好像说过:大将,就按陈赓的标准来
爱读书的老王
陈赓就是最标准的大将,任何条条框框都说大将的标准上,不多也不少
1100032
小编,陈大将一句玩笑话居然能让你泻出这么一大篇演义?
国服喷子
陈赓就是每当师长,就凭22年入党以及386旅旅长就可以授大将
丁涵
胡编乱造,陈庚大将,可是干部团团长,搜搜这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阿白
胡编乱造
勇哥
徐海东大将和许世友上将可证明陈赓当过师长啊!!!!
mandeay 回复 09-12 22:29
是的,陈赓1931年当师长的时候,徐海东在陈赓手下当团长,还训过徐老虎。陈赓不是受伤次数太多成就会更高。
用户16xxx47
瞎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