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焕(1913—1936)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位著名指挥员和抗日英烈。他23岁便为

史迹奇闻号 2025-09-12 10:59:25

李敏焕(1913—1936)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位著名指挥员和抗日英烈。他23岁便为国捐躯,虽然生命短暂,但事迹壮烈。[祈祷][祈祷][祈祷] 李敏焕生于朝鲜咸镜北道,幼年随家人迁居中国吉林省延吉县。1928年,15岁的李敏焕在龙井大成中学读书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该校儿童团总团长。因从事进步活动受到特务监视,他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逃脱。 1929年,党组织派他到辽宁清原县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李敏焕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后担任中共清原县委委员和共青团县委书记。他曾处决叛徒崔小峰,参与发动和领导清原“八·一”群众反日大示威和秋季农民运动,打击了反动势力和封建地主阶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敏焕到柳河县三源浦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1933年,他组织起一支三十多人的农民自卫队(后发展为著名的少年营)。少年营战士年龄小,武器匮乏,李敏焕便用智谋为部队解决装备。例如1934年夏,他带领战士化装成小贩,巧施妙计缴获伪军一个班的枪支弹药。类似的智取故事还有假扮日官智歼日军。 1934年11月,李敏焕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谋长(1936年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一师)。他率部转战于辑安(今集安)、兴京(今新宾)、桓仁、本溪、宽甸、凤城等地,指挥了围歼辑安县治安队长“张轴子”、智取窟窿榆树伪警察署等一系列战斗,沉重打击了日伪军。 1936年夏,为打通与关内抗日力量的联系,抗联一军决定派一师进行西征。李敏焕和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率部西进。西征部队受阻后回师。 1936年7月15日,李敏焕率领部队返回到辽阳与本溪交界的摩天岭附近。他们利用有利地形设伏,当尾追的日军连山关守备队第二中队进入伏击圈时,突然发起攻击,击毙日军今田大尉以下48人,取得了著名的“摩天岭大捷”。然而,在随后日军重兵的反扑包围中,李敏焕在指挥部队英勇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3岁。 李敏焕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拥有两个背包的“革命骆驼”。他善于做思想工作,关心战士,并以身作则。 1985年9月3日,中共本溪县委员会、本溪县人民政府在摩天岭上建立了李敏焕烈士纪念碑,以志永世纪念。2015年8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李敏焕被民政部列入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记录我的2025#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0 阅读:0
史迹奇闻号

史迹奇闻号

启航出发,探寻历史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