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都满意的台湾问题解决方案出现了!这一方案既尊重历史与法理,又兼顾两岸现实利益,为打破当前两岸交流的些许阻碍、推动统一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无数期盼两岸团圆的人看到了清晰的方向。 方案的核心围绕“共同发展、平等协商”展开。在政治层面,方案明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确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允许两岸通过平等对话搭建常态化沟通机制。 以后要成立专门的协商机构,里面有两岸做生意的、教书的、种地的,还有普通老百姓代表,大家凑在一起,有啥问题摊开说。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团圆,始终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这个围绕“共同发展、平等协商”的方案,正是在尊重历史与法理的基础上,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务实之举。 从历史来看,《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国际文件早已明确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不容置疑的法理基础。而“九二共识”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定海神针,为平等协商搭建了重要政治基础。 在经济领域,两岸共同发展的成果早已惠及千家万户。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2929.71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2177.82亿美元,大陆对台出口751.89亿美元。这样的贸易规模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源于2010年签署的ECFA协议框架下的平等协商。 在ECFA实施的13年里,台湾出口到大陆的货品获得的关税减免金额超过96亿美元,实实在在降低了企业成本,让台湾的农产品、电子产品能更实惠地进入大陆市场,也让大陆的商品更方便地走进台湾百姓家。 2024年,大陆新设台资企业7941家,仅福建一地就新增2117家台资企业,同比增长16%,这些企业涵盖了集成电路、高端制造、家电电器等多个领域,为两岸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在深圳的就业双选会上,20家知名台企一次就提供了近百个岗位,从工程师到设计师,各种职业选择让两岸年轻人都能找到发展空间。 人员往来的热络更能说明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2024年,两岸人员往来达到440.5万人次,其中台湾同胞来大陆402.3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38.2万人次,同比都有大幅增长。 “小三通”航线一年运营8817班次,载运136万多人次,比前一年增长近八成。从福建入境的台胞就有92万人次,在福建申请办理台胞证的有35.9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团聚、朋友的相逢。 福建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在这里工作、生活,他们的声音自然需要在协商中得到体现。 农业领域的合作更是两岸共同发展的生动写照。来自台湾台中的王耀宗,在福建漳州的南靖县种了26年兰花,他的天农兰花园占地30余亩,建了5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温控大棚,每年能产出近30万株蝴蝶兰。 当地政府给的几十万元补贴,让他用上了自动化设备,兰花长得更好,销路也越来越广。在南靖台湾农民创业园里,像他这样的台农还有不少,大家互相分享种苗、交流技术,就像走亲戚一样亲热。 每年举办的兰花博览会,总能吸引两岸爱好者齐聚一堂,这样的合作模式证明,让“种地的”代表参与协商,能更好地解决农业合作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的协商机制早已被实践证明有效。就像ECFA设立的经济合作委员会,由两岸代表组成,每半年开一次例会,有问题随时商量。 现在要成立的专门协商机构,把两岸做生意的、教书的、种地的和普通老百姓都请进来,就是要让大家把心里话摊开说。 做生意的关心市场准入,教书的希望加强学术交流,种地的关注农产品销路,普通老百姓惦记着探亲访友更方便,这些诉求都能在协商中得到回应。 从福建平潭的两岸合作区到江苏昆山的台资企业聚集地,从台湾农民在大陆的创业园到大陆学生在台湾的交流项目,两岸融合发展的案例处处可见。 2024年,大陆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恢复后,已有数千人次踏上这片土地,感受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这些交流合作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一次次平等协商换来的。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等于忽视两岸差异;强调共同发展,就是要让两岸同胞都能从合作中受益。当协商机构里的各界代表坐在一起,讨论的是如何让贸易更顺畅、让探亲更方便、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交流,这样的方案自然会得到两岸同胞的支持。 毕竟,不管是台湾还是大陆,大家都是中国人,都希望日子越过越好,都期盼着两岸团圆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两岸都满意的台湾问题解决方案出现了!这一方案既尊重历史与法理,又兼顾两岸现实利益
罗普娱记
2025-09-12 10:24:12
0
阅读:59
火星
狗屁不通!什么叫平等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