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这话一出口,等于承认了一个事实:俄罗斯已经被全球孤立到只剩自己。什么“战略伙伴”、什么“联盟”全是纸老虎,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全跑光了,留下普京一个人硬扛整个西方。这不是外交发言,这是绝望求救! 拉夫罗夫在8月份时曾说,俄罗斯目前正在独自对西方。这话说出,表面上是承认国家在国际上没啥真伙伴。 俄罗斯现在确实面临空前压力。北约32个成员国持续向乌克兰输送先进武器,美国F-16战机在基辅上空巡航,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不仅提供情报支持,还协调核力量部署。 欧盟对俄制裁已扩展到第18轮,冻结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欧元,连俄罗斯央行的黄金储备都被盯上。 这种“群殴”态势下,俄罗斯的“战略伙伴”们显得异常沉默——印度在联合国投票中2025年上半年从未支持过俄罗斯,巴西总统卢拉公开主张尊重乌克兰领土完整,连传统盟友白俄罗斯也因波兰、立陶宛的施压,不敢轻易向俄提供军事基地。 但若深入观察,俄罗斯并非完全孤立。中国虽未直接军事介入,但通过能源贸易、本币结算和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协作,为俄罗斯提供了经济缓冲。 2025年5月,中俄签署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将两国关系推向新高度,中国“海上联合-2025”军演中055型驱逐舰与俄核动力巡洋舰的协同行动,客观上形成了战略威慑。 朝鲜和伊朗的援助虽被西方贬为“杯水车薪”,但朝鲜每天向俄输送152毫米榴弹炮弹药,伊朗无人机生产线在俄投产三个月就产出2000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军装备压力。 拉夫罗夫的“绝望感”更多源于国际话语权的丧失。当北约将战术核武器前移至东欧基地,当欧盟通过第15轮制裁切断俄企融资渠道,俄罗斯发现传统外交手段难以抗衡西方体系化压制。 即便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印度、南非等国虽保持与俄合作,却拒绝在联合国为俄站台。这种“经济依赖但政治疏离”的状态,让俄罗斯看似盟友遍天下,实则关键时刻难寻真援。 普京试图通过“重建帝国荣光”凝聚国内共识,但乌克兰战场上的消耗战已让俄罗斯付出惨痛代价:前线每月伤亡超10万,军工产能被迫转向民用物资生产,民生领域出现药品短缺和通货膨胀。 拉夫罗夫在青年论坛上那句“不能表现出软弱”,更像是给国内社会打气,而非对外战略的真实写照。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1991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曾幻想融入西方体系,如今却因对抗姿态陷入新的孤立。 拉夫罗夫的发言揭示的不仅是俄罗斯的困境,更是国际秩序重构期的集体焦虑——当旧有的联盟体系瓦解,新兴力量尚未形成稳定格局,每个大国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俄罗斯的“独自对抗”,或许正是这个混沌时代的缩影。
拉夫罗夫这话一出口,等于承认了一个事实:俄罗斯已经被全球孤立到只剩自己。什么“战
菲菲谈国际
2025-09-10 17:04:3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