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日本向中方作出解释和承诺,已决心不再重蹈历史覆辙。果然还是亮剑好使,日本这一回是真的下定了决心,要走和平路线,要和中方保持稳定交往,绝不会再次重蹈覆辙吗? 北京阅兵前,日本外交动作挺多,他们到处游说欧洲和亚洲国家,别去参加中国这个活动。京华时报报道,日本政府通过使馆和会议,劝说各国领导人别出席,理由是担心历史叙述和军事展示影响地区稳定。结果呢,好多国家没听他们的,还是派人去了。 阅兵那天,中国展示了各种先进装备,东风系列导弹、歼-20战斗机啥的,全世界都看在眼里。日本作为邻国,感受最直接。阅兵刚完,林芳正作为内阁官房长官,就在记者会上说,日本战后一直走和平国家道路,希望和中国保持稳定关系,还向中方解释立场,承诺不重蹈历史覆辙。这话和之前游说形成对比,日本媒体分析,这是被中国军事实力震住的。 全球时报提到,日本这些年军费年年涨,自卫队扩充,但这次表态显示出调整姿态。历史问题上,日本二战时在中国造成3500多万伤亡,这事没法回避。林芳正的发言强调和平发展,但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的事还时不时发生,让人质疑诚意。中国外交部回应,说希望日本正视历史,走和平路子。这转变被看作现实主义,实力说话,国际政治就是这样。 阅兵之后,中日关系没大变样,继续有对话,但摩擦也没少。日本军费预算持续增加,2023年国防开支占GDP1.2%,比2015年高了不少。SIPRI报告显示,日本从2015年后国防支出稳步上升,采购新装备,扩充自卫队能力。在钓鱼岛周边,日本巡逻船活动频繁,监测海域动向。 台湾问题上,日本官员不时发声,支持民主啥的,引发中方回应。历史议题,日本教科书修订淡化侵略内容,政客参拜靖国神社,国际社会批评声不断。中国媒体指出,日本说一套做一套,军费涨到创纪录水平,自卫队参与联合军演,测试导弹系统。林芳正继续当内阁官房长官,处理日常政务,协调政策,在记者会上重申和平路径,但日本的实际动作让承诺打折。 中日高层会晤中,讨论贸易和安全,交换意见,但南海争端上,日本派船观察,记录活动。2025年阅兵后,日本密切监控中国军力,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地区稳定。整体看,日本对华政策平衡美日同盟和经济利益,关系在摩擦中求稳。日本的转变,表面看是阅兵震慑,但深层是地缘现实。
日本电视台讨论咱们阅兵,主持人一脸认真地问:“有没有可能,是把半成品拉出来凑数?
【223评论】【1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