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深圳,来自山西一男子因生意失败,带着儿子到深圳摆摊,又因为占道经营和城管

经略简料 2025-09-10 10:35:37

9月7日深圳,来自山西一男子因生意失败,带着儿子到深圳摆摊,又因为占道经营和城管发生争执,不料,城管的一句话不但帮他们抵扣了罚款,还顺利找到了工作,男子感慨道:深圳遍地是黄金! 一封长达六页的手写信,在这个时代显得如此厚重。收信人是深圳的城市管理者,而写信的人,就在不久前,还和他们站在对立面,激烈地对抗着。 是什么样的经历,能让一个在街头砸毁自家摊位的男人,转而提笔写下如此篇幅的感谢?这封信里藏着的,远不止是一个人的感激,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普通人在绝境里的挣扎,也照出了一座城市的治理温度。 故事要从那份几乎要把人压垮的绝望说起。王先生从山西来,带着儿子,背着在家乡生意失败的包袱,一头扎进了深圳,想找条活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重拳,合适的工作迟迟没有着落。 父子俩最终在街头支起了一个小摊,想着先糊口再说。可一整天拼死拼活,收到手里的,仅仅是五块钱。这个数字,连解决爷俩一顿饭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此时,城管人员过来了。占用道路经营,妨碍了交通通行,依据规定,需要处以罚款。这纸处罚单据,成了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王先生的情绪瞬间崩溃了,他近乎疯狂地,将自己摊位上所有的东西一件件砸得粉碎。 那一地狼藉的,不只是廉价的商品,更是一个中年男人仅存的希望和尊严。他砸的不是货物,是对命运不公的无声呐喊。 然而,预想中更激烈的冲突没有发生。执法人员没有选择硬碰硬,他们先是安抚这个崩溃的男人,然后静静地听他倾诉自己的困境。他们明白,一张罚单解决不了任何根本问题。 面对交不出罚款的王先生,他们给出了一个“非标准答案”:可以通过做义工来抵扣。这个满含温情的建议,没多久就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同意。 这还没完。他们看到了王先生的窘迫,更看到了他想努力活下去的渴望。于是,一个更大胆的建议被提了出来:为什么不试试应聘市容整治的工作呢? 如此一来,往日的对立双方,竟戏剧性地站到了同一阵线。王先生和儿子成功入职,成了一名整顿城市环境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那些乱停放的车辆。 身份发生转变后,新的生活也随之而来。父子二人在新岗位上,干活格外尽心卖力。他们负责的片区,车辆乱停和堵车的情况肉眼可见地改善了,周围的居民们都对他们赞不绝口。 更重要的是,生计问题彻底解决了。每天大约两百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超过六千元,这份稳定的工作,让这个小家庭重新在深圳站稳了脚跟。 所以才有了开头那封信。王先生一笔一划,写了整整六页纸,亲自送到了当初帮助他的执法人员手中。那信里写的,是一个被城市善意拯救的人,回馈给这座城市的感恩与承诺。 这个故事,或许是对深圳这座城市的生动诠释。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城市管理,不只是维护表面的秩序井然,更是读懂秩序背后每一个鲜活个体的难处,然后在规则的框架里,为他们找到那条通往希望和尊严的路。 信源:大象新闻 2025-09-07 17:22·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官方账号

0 阅读:145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