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抵达尼泊尔,印媒罕见安静,尼泊尔首都却乱了。 这两天,中国西藏军区一支劲旅悄然开赴尼泊尔。 于当地陆军基地,他们与尼军共同举行“珠峰友谊 - 2025”联合训练。此次训练,有效促进了双方交流,提升了协作能力。 这次训练从9月5日开始,要持续11天,训练科目专门针对反恐、室内清剿和人道主义救援,看得出来针对性很强。 来的这支中国部队,常年在高原雪山环境里训练,对山地和高寒地区的情况摸得门儿清。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参演的中国士兵不仅个个身手好、体格壮,身上的装备也特别先进,连AR智能眼镜这种高科技穿戴设备都是标配。 有人说,这身装备比还在使用英萨斯步枪的印度一线部队,领先了可不止一点。 这种实实在在的实力展示,其实就是中国尊重尼泊尔主权、愿意平等合作的最好证明。 有意思的是,以前印度媒体总爱在尼泊尔的事情上大做文章,这次却出奇地安静,只简单转发了中方发布的训练视频,没像往常那样大肆炒作。 有分析说,这种沉默不是因为不关心,恰恰是因为冲击力太大了——印度方面好像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感受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战斗力,和解放军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这种认知上的冲击,其实从之前的“9.3阅兵”就开始慢慢积累,这次解放军一线精锐亮了相,彻底让印度陷入了沉默的思考。 印度这边没了声音,尼泊尔那边却在悄悄布局。 尼泊尔总理奥利顶住了不少压力,专门去中国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甚至打破了过去的常规,把自己上任后的第一次出访国家,从印度改成了中国。 更具现实意义的变革,当属中尼两国正规划建设的跨喜马拉雅铁路。它宛如一条即将勾勒于大地的纽带,将跨越重重山峦,为中尼交流合作带来崭新可能。 这条铁路简直能称得上“天路”,要穿越8条地震带,还要跨过数不清的冰川,工程难度大到难以想象。 一旦建成,其战略意义便不可小觑。 按照规划,到2035年铁路通车后,尼泊尔对印度港口的贸易依赖度,能从现在的70%一下子降到30%以下。 这可不只是拓宽了经济渠道,更成了尼泊尔在外交谈判时手里重要的筹码。 除此之外,中国还在帮尼泊尔建设电网和清洁能源项目,慢慢帮它摆脱过去70%电力都要依赖印度的困境。 这些合作能给尼泊尔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给它的经济注入强劲的动力。 可尼泊尔想向外突围的努力,却被国内的混乱拖了后腿。 自从2008年进入共和时代,这个国家就没怎么太平过,17年里居然换了19届政府。 政客们总想着争权夺利,腐败问题也很严重,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并不如意。 民众的失望情绪在今年3月彻底爆发,几十万人走上街头抗议,喊着“国王回来拯救国家”的口号。 没想到到了9月8日,首都加德满都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暴力抗议,起因是政府宣布要屏蔽26个社交媒体平台。 几千名年轻人和警察激烈对峙,还到处破坏公共设施。 当局出动了防暴车,用了催泪瓦斯、水炮和警棍,甚至直接开了火镇压,据说一天之内就造成至少19人死亡,超过400人受伤。 这场骚乱背后,不少人都看出了印度的影子。 甚至有印度网民公开说,这是印度情报部门策划的,目的就是“强力警告”那些和中国走得越来越近的尼泊尔政府官员。 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1975年,锡金就是在印度主导的“公投”下被吞并的,这段历史成了尼泊尔人心里挥之不去的噩梦。 这些年,印度对尼泊尔的渗透几乎无处不在,从控制经济命脉,到在首都核心地带驻军,都让尼泊尔人觉得自己的主权在慢慢被侵蚀。 相较而言,中国始终秉持不干涉他国内政之原则,展现大国风范,这种平等对待的态度,让尼泊尔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心。 也正是在这种内外都困难的局面下,尼泊尔才选择和中国这位友善又讲诚信的朋友站在一起。 虽然尼泊尔想走向自强的这条路注定不好走,但它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中尼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帮这个山地国家走出困境,也能给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新的希望。
解放军抵达尼泊尔,印媒罕见安静,尼泊尔首都却乱了。 这两天,中国西藏军区一支劲
豆莱说说
2025-09-09 18:22:40
0
阅读:5597
杜宏斌
闹事的长相一看便知什么人
江湖故人 回复 09-10 08:28
大胆点就是印度人
溜溜
尼泊尔总理刚辞职
西北偏北
与尼泊尔联合训练好,可以保证各国登山队从珠峰南麓登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