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韩国釜山市长奔赴中国上海,希望接下来能够深化和上海的合作,从而为接下来韩国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背后是韩国经济实实在在的压力在推着走 —— 今年前五个月,韩国对华贸易一路下滑,出口掉了快一成,连带着韩元汇率都有点扛不住了。 自家汽车市场更热闹,特斯拉销量飙了一倍多,现代起亚却在原地踏步,这种时候再不找条靠谱的出路,恐怕真要坐不住了。 要说釜山和上海,本来就该多走动走动。一个是朝鲜半岛的门户港口,一个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论起贸易底子早就打下了。 现在韩国人想的明白,光靠自己闷头干不行了,上海的芯片设计、金融服务这些硬实力,正好能补上釜山制造业的短板。 就像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都谈到第十一轮了,跨境服务、投资这些领域的合作空间大得很,把上海的科创资源和釜山的精密制造捏到一块儿,说不定就能让韩国半导体出口缓过劲来。 更要紧的是,这时候来示好,时机卡得很有讲究。中国这边刚办完重要的峰会活动,国际影响力摆在那儿,韩国眼看 10 月就要在庆州办 APEC 峰会,这会儿跟上海把关系捋顺了,等于给接下来的区域合作铺了路。 他们想让两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多走动,说白了就是盯着中国的技术人才和市场机会 —— 毕竟特斯拉都能在韩国卖爆,本土车企要是能借着上海的新能源技术转型升级,何愁打不赢翻身仗? 文化艺术交流这些看似软的合作,其实藏着更深的心思。中韩民间往来热络了,生意才好做。 釜山靠港口吃饭,上海又是国际航运中心,两边的货轮跑得勤,企业合作起来才顺溜。 现在韩国对华贸易逆差还在扩大,要是能借着这次合作打开中国的消费市场,让韩国的汽车配件、电子元件更多地走进来,既能稳住出口,又能给国内就业添把火,这账怎么算都不亏。 说到底,这种主动上门的合作,从来都是互利共赢的事。中国敞开大门搞发展,正好需要釜山这样的伙伴一起把产业链做扎实; 韩国经济要破局,上海的市场和技术就是最靠谱的跳板。毕竟在当下这全球经济不太景气的光景里,关起门来搞小圈子行不通,像这样手拉手把合作做实在,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特朗普这回算是把全球政坛当自家后院耍了。9月6号G20峰会现场,他当着二十国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