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8日,杜聿明等人参观毛泽东同志旧居后,杜聿明笑着对韶山的接待同志说:“帮我留句话给后人!”随即他激动地说了6个字。 杜聿明1904年出生于陕西米脂县,早年接受教育时对军事产生兴趣。1924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首批学员之一。 在校期间,他系统学习军事理论和实战技能,毕业后进入国民革命军教导团任职。起初担任见习军官,负责后勤和部队管理,不久升为排长,参与北伐战争中的多项行动。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中,他选择追随蒋介石,逐步在军中立足。 1930年代,他指挥部队参与围剿红军行动,积累作战经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部队投入正面战场,1939年在桂南会战中指挥昆仑关战役,取得对日军的重要胜利。这场战役中,国民党部队付出较大代价,但成功收复阵地,提升了杜聿明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他随后升任第五军军长,继续负责机械化部队建设。 1940年代,杜聿明参与远征军行动,指挥部队进入缅甸作战,与盟军协调对抗日军。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转入东北战场,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负责国民党在东北的军事部署。解放战争初期,他指挥部队与解放军展开多次交锋,包括四平战役和锦州作战。 1948年,他代理徐州剿总司令,统筹淮海战役中的国民党部队。战役中,国民党军遭受重创,杜聿明部在陈官庄地区被包围。1949年1月9日,在萧县张老庄附近,杜聿明被解放军俘虏,当时他率领的部队已全军覆没。这次被俘标志着他军事生涯的重大转折点。被俘后,他被送往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在战犯管理所,杜聿明参与劳动和学习活动。管理所提供医疗照顾,帮助他治疗胃溃疡和肺结核等疾病。日常安排包括集体讨论和阅读材料,他逐步接触新中国政策。通过这些过程,他反思国民党时期的做法。 1959年12月4日,他成为首批特赦战犯之一,获释后在北京定居。特赦后,他加入全国政协,担任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负责整理国民党时期军事历史资料。这项工作让他系统回顾过去事件,并为历史记录贡献力量。他还参与政协会议,讨论国家事务。 1973年5月8日,杜聿明与宋希濂等人一同前往湖南韶山,参观毛泽东旧居。这次参观是他们获释后的一次集体活动。旧居陈列着毛泽东早年生活和革命活动的资料,他们浏览展览内容。参观结束后,杜聿明对接待人员提出要求,留下六个字的留言:“毛泽东是战神”。这句话反映了他对毛泽东军事才能的评价。这次事件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多年,体现了杜聿明思想上的转变。他通过留言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看法,留言被记录在韶山相关资料中。 特赦后,杜聿明的生活趋于平静。他在北京居住,保持规律作息,关注国家发展。1961年,他正式进入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协助编纂国民党军队历史档案,提供亲身经历的细节。 1970年代,他继续政协工作,参与多项会议。作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他与旧识保持联系,讨论历史问题。1981年5月7日,他在医院因病逝世,享年77岁。他的生平体现了从国民党将领到新中国公民的转变过程。
志愿军四任司令员,对整体战局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位?“1951年4月13日,飞机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