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突袭!810 架无人机炸穿基辅,政府大楼冒浓烟,俄乌冲突彻底变天 当地时间2025年9月7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境内发动了最大规模的袭击,按照乌克兰方面的通报,俄军发射了810架伊朗“小摩托”,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4枚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和9枚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进行袭击。乌克兰首都基辅市的乌克兰政府大楼遭到了俄军空袭并发生火灾。 没人想到俄军会这么干。 以前俄军炸的多是军事基地、发电站,目的是削弱乌军的战斗力;这次直接盯着政府大楼打,明摆着是要敲碎乌克兰的 “权力信心”— 连国家核心建筑都保不住,前线士兵和老百姓心里的弦,一下就绷得更紧了。 更关键的是,这场袭击把俄乌冲突拽进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无人机说了算的 “消耗战时代”。为啥这么说?看看 “小摩托” 的账就懂了 — 这玩意儿造一架才 2 万美元,可乌军拦它,得用 15 万到 30 万美元的防空导弹。相当于俄军花 1 块钱,乌军要掏 10 块钱来防,810 架无人机砸下来,乌军就算拦得住,钱包也得被掏空。 乌克兰国防部长后来坦言,现在的拦截率早就不如从前了。2024 年还能拦七成,现在连六成不到,而且防空导弹的储备,顶多再撑两周高强度作战。 这意味着接下来俄军再放无人机,乌军很可能只能 “眼睁睁看着炸”。 背后还有个绕不开的角色 , 伊朗。 这些 “小摩托” 全是伊朗造的,国际社会早就制裁伊朗卖武器,可伊朗有办法:把无人机零件换个 “工业设备” 的包装,通过土耳其、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悄悄运到俄罗斯组装。 这次一下拿出 810 架,说明伊朗给俄罗斯的 “供货链” 早就跑顺了,俄军想要多少,基本都能拿到。 这边基辅还在救火,国际上已经乱成一团。 欧盟马上跳出来说要加码制裁伊朗,断了它的无人机零件出口;美国也赶紧宣布给乌克兰送 12 亿美元援助,里面有 600 枚 “毒刺” 导弹、200 架 “灰鹰” 无人机。 可这些援助远水救不了近火 —美国说首批 “灰鹰” 要到 11 月才能交货,这两个月里,乌军只能硬扛。 更要命的是,这场袭击还扯动了全球的粮食神经。 基辅是乌克兰的交通枢纽,西边连着农业区,东边通着黑海的敖德萨港。空袭一闹,交通全断了,30 万吨粮食卡在半路上,运不到港口就没法出口。 联合国已经预警,接下来两周全球小麦价格可能涨 5% 到 8%,那些靠乌克兰粮食过日子的中东、非洲国家,马上要面临 “粮价上涨” 的难题。 现在所有人都看明白了,俄军这波袭击不是 “一时冲动”,而是要打 “长期消耗战”。 眼看冬天要来了,乌克兰的发电站本来就脆弱,要是俄军接着用无人机耗光防空导弹,再炸电力设施,2022、2023 年冬天 “没水没电” 的日子,很可能要重演。 而乌军这边,要是拿不到足够的无人机和防空武器,之前靠西方援助撑起来的防御线,随时可能出漏洞。这场仗现在拼的不是谁能一下子打赢,而是谁能扛得更久 无人机成了 “消耗武器”,粮食、能源成了 “筹码”,俄乌冲突的走向,早就不只是两国的事 连全球的物价、能源供应,都被绑在了这架 “战争机器” 上。
英国刚把俄冻结资产的13亿美元利息转给基辅,梅德韦杰夫就发话了:那我们就收割乌克
【138评论】【19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