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履历44年,坐牢103天,数次命悬一线,1-3的光阴是在贬谪之中度过的,这样的苏轼(苏东坡)却依靠自己的乐观和洒脱,活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丰碑,被后人誉为“完美的中国人”。 苏轼1037年出生在四川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爸叫苏洵,是个爱钻研经史的文人,妈程氏也识字,教他从小读古书。他6岁起学《后汉书》,对范滂那种在牢里还保持气节的故事印象深。10岁时,爸带他和弟苏辙去成都求学,拜当地名士当老师。他聪明过人,读儒家经典,还摸索佛道书,练书法画画。20岁考科举,嘉祐二年殿试中进士,弟也中了。考官欧阳修夸他文章像贾谊。 入仕后,先去凤翔当签书判官,那地方西北边陲,他处理公文,巡视民生,接触百姓苦日子。1061年回京,任大理寺评事,修史书。熙宁二年,他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说青苗法免役法可能加重农民负担,因为他在地方见过农民卖田还贷的惨象。王安石推新法,苏轼跟司马光这些旧党意见不合,但他的批评基于实地观察。 1071年外放杭州通判,管水利税收,亲自绘地图,监督工程,防了水患。娶妻王弗,生子苏迈,在京城结识黄庭坚秦观,形成文坛圈子。1077年调密州知州,遇蝗灾领兵捕蝗,百姓感激。1078年去徐州,筑堤防洪,跟工匠一起干活。这些积累了政绩,但党争让他成新党眼中钉。 1079年,苏轼当湖州知州,上谢表几句诗被新党抓把柄,指控讽刺朝廷。御史李定等人搜他旧作,编罪状,派人逮捕。他被押京,途中船行长江,与押解人闲聊。进御史台狱,牢阴暗潮湿,审讯103天,李定轮番拷问,绑木枷抽鞭,他咬牙扛。宋神宗本想重罚,王安石劝宽大,最终贬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四年多,他经济紧,卖书换米,租地耕东坡田。闲时江上游,与渔夫樵夫混,学撒网。孤独中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但他调整快,在清泉寺游,悟“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友人张怀民来,多次舟游赤壁,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寒食节雨天,作《寒食帖》,笔画扭曲坚韧。饮食上,他炖猪肉成东坡肉,做饼豆腐。1094年新党掌权,再贬惠州,住茅屋,修漏顶,烤羊脊骨,日啖荔枝三百颗。1097年贬海南儋州,渡海船颠簸,到岛缺粮,学烤生蚝。 传中国66道菜跟他相关,总在穷苦中变食材花样。即使贬,他不闲政事,两次知杭州,疏浚西湖,指挥万人挖泥,筑苏堤长2.8千米,建六桥如映波锁澜,植柳树,成“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杭州因此繁华,百姓受益。他在各地修水利推农技,民众得实惠。 这些磨难让他几次命悬一线,乌台案写遗书给弟,海南瘴气染病咳嗽差点死,新党屡构陷如走钢丝。但苏轼融儒释道,视逆境为历练,洒脱不羁。他一生诗2700多首,词300多,散文4200篇,书画传世。黄州期文学井喷,赤壁赋双珠,词革新豪放。 惠州儋州虽苦,他兴学教子,姜纂符点等海南士子受益,改变当地文教。儋州三年,遍和陶诗,完“海南三书”注易书论语。乐观让他在贬中不消沉,积极造福一方。党争中,王安石李定这些对手手段狠,但苏轼不记恨,靠洒脱超脱。比起其他文人,他接地气,爱美食爱民,成后世精神象征。 1100年宋徽宗登基,大赦,苏轼从海南北归。途经惠州等地,友人迎,交换书,品地方吃食。船行长江,到仪真染病,咳嗽虚弱,口述家信。到常州租宅,召儿子交代事。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65岁。遗体运汝州郏城葬,墓松柏环。家人守清白一生嘱。 后世建祠堂,香火不断。他的作品流传,影响文坛深。南宋高宗恢复他名誉,刊刻著述,苏诗百家注。海外也推崇,如日本韩国学他诗词。现代人读他,学乐观面对挫折。他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总结贬中成就。乐天派精神,让他在历史中永存。
为官履历44年,坐牢103天,数次命悬一线,1-3的光阴是在贬谪之中度过的,这样
古往奇趣角
2025-09-08 01:16:21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