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后,毛主席严令封锁消息,先看下各国反应。不过话锋一

熹然说历史 2025-09-07 22:36:02

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后,毛主席严令封锁消息,先看下各国反应。不过话锋一转,毛主席却让先通知日本!听到这个意见,在场的许多领导同志纷纷表示不解,不明白毛主席的用意何在?毕竟,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先告知苏联更为合理。 1964年10月16日,当罗布泊的巨响震撼世界时,一个更令人费解的决定悄然而至。在举国上下准备庆祝这历史性时刻时,毛主席的一句话却让所有人愣住了——先通知日本!这个看似不合常理的决定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考量?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传来一声巨响,一个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原子弹”邱小姐”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这一刻,中华民族彻底告别了”挨打”的历史,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比原子弹爆炸本身更让人意想不到。 就在所有人以为中国会立刻昭告天下时,毛主席却说了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先别声张,先通知日本。”在场的领导同志们面面相觑,实在搞不懂这是什么操作。按常理来说,不管是出于意识形态考虑,还是从国际关系角度,都应该先通知苏联才对啊。 要理解这个决定,得先看看当时的国际形势。自从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后,中苏关系已经彻底恶化。而日本呢,虽然是美国的盟友,但它有个特殊身份——世界上唯一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1945年8月6日,美国将第二颗原子弹”小男孩”投放在了日本广岛。当时,日本的民众还在像平时一样生活着。随后,一朵蘑菇云在广岛升起,几千度的热浪袭来,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3天后,美国轰炸机又携带着第二颗原子弹”胖子”来到日本,并将其投放在了日本长崎。 毛主席的用意其实很深刻。第一,日本是唯一经历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他们知道核武器的可怕,也最敏感。中国这时候突然宣布拥有原子弹,最容易让他们恐慌,毛主席不想吓唬他们,而是想先安抚。第二,日本在战后虽然表面和平,但背后一直跟着美国走,美国在日本驻军,还在琢磨给日本搞”核保护伞”。 周总理听后马上会意,爽朗表示,自己现在就给池田首相打电话,告知这个”好消息”。周总理拿起电话,连通了日本首相官邸。在与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寒暄过后,周总理告知其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事实。这通电话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各国的反应也确实印证了毛主席的判断。苏联方面,由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中国原子弹爆炸的前一天下台,苏联中央报纸对中国这次核试验的报道异常低调和简短。《真理报》、《共青团真理报》、《苏俄报》、《劳动报》、《汽笛报》、《农业生活报》、《列宁旗帜报》等均以简短消息刊登了中国原子弹爆炸的消息。苏联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当初撤走专家时还放狠话说中国永远造不出原子弹,现在被狠狠打脸了。 美国的反应更有意思。1964年中国的核爆炸让世界大吃一惊,但趾高气扬的美国人根本不相信中国人的能力,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以十拿九稳的口气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原子弹运载工具,没有足够射程的导弹,原子弹也无从发挥作用。”有的媒体应声嘲笑中国是”有弹没枪,一通瞎忙”。美国人的傲慢在历史面前显得格外可笑。 在美苏英于1963年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背景下,英国政府表示对共产中国无视世界舆论而进行核爆的行为深感失望和遗憾,但不会改变亚洲的军事局势。英国人的态度倒是比较”绅士”,表示遗憾但不会有什么实际行动。 法国的反应最积极。法国对中国原子弹的成功爆炸表示祝贺。法国认为,中国的核试验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崛起。法国媒体也对中国的核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戴高乐的法国向来不愿意跟着美国走,对中国的核成就反而表示了支持。 印度政府也因中国成功试爆原子弹而改变其核政策,将以民用核能为主转为加大力度制造核武器。印度人的反应最直接,直接开始搞自己的核武器了。 最关键的是中国的态度。同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称,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个承诺至今仍然有效,体现了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根本目的。 回头看,毛主席的这个决定真的很有前瞻性。先通知日本,既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又传达了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明确信号。这不是示弱,而是一种战略智慧。让那个唯一被核武器轰炸过的国家第一时间知道,中国虽然有了核武器,但绝不会像某些国家那样用来欺负别人。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为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更多理解和尊重。中国的核武器从来不是用来威胁别人的,而是为了让别人不敢威胁中国。60年过去了,这个道理依然没变。 一个看似不合理的决定,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毛主席的这一招,既震慑了敌人,又安抚了邻国,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和平诚意。你觉得这个决定体现了怎样的大国智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326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