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披露,特朗普政府正权衡对委内瑞拉发动直接军事打击,美军已在加勒比海集结含两栖攻击舰、核潜艇及F-35战机在内的重兵,以“缉拿马杜罗(悬赏5000万美元)”“打击毒品”“维护圭亚那领土完整(阻止委内瑞拉争夺圭亚那110亿桶石油资源)”为借口部署军事力量,双方已发生F-16与美舰对峙、美军击沉委船只等冲突,“门罗主义”主导下的军事风险持续升级。
特朗普政府以“缉毒”“护圭亚那主权”为表层借口,实则通过三重手段推进对马杜罗政权的围剿:先以5000万美元悬赏和“毒枭”指控抹黑马杜罗合法性,完成“舆论定罪”;再通过加勒比海重兵部署、击沉委船只、进驻F-35等军事威慑,切断马杜罗政权的外部安全屏障,制造“政权随时可能倾覆”的恐慌;最终试图借圭亚那领土争议这一“导火索”,为直接军事打击、扶持亲美代理人铺路——这与美国历史上在拉美推行的“政变模板”高度契合:先舆论抹黑、再军事施压、最后武力介入或策动内部倒戈,目标直指彻底铲除马杜罗这一“反美堡垒”。
这种操作背后,既有“门罗主义”下美国对拉美左翼政权的长期敌视,也暗含特朗普政府的政治算计:通过“推翻反美政权”的“政绩”强化国内强硬形象,同时为美国资本掌控南美能源资源扫清障碍。而其行为的危险性在于,将主权国家的政权更迭当作地缘博弈和国内政治的筹码,不仅无视委内瑞拉民众的福祉,更可能引发拉美地区的连锁动荡,让“政权颠覆”的阴影重新笼罩美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