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进程加速,化工新材料企业前景广阔(附名单)

新浪财经 2025-09-07 12:45:11

近年来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多样化和市场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4800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速达4.40%,到2030年规模有望接近1.2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将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

我国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10%,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6万亿元,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面对如此巨大的风口,要想投资化工新材料概念,就要首先弄懂其中的投资逻辑,不然就是盲目跟风炒作。

化工新材料是各类新型化工材料的统称,也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支撑,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化工新材料包括高端聚烯烃材料、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氟硅树脂、特种合成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无机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基材料等以及其他特种功能材料等多个品类。

我国对化工新材料产业以支持、鼓励发展为主。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并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化工新材料作为支撑现代工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物质基础,产业链涵盖上游基础原材料与单体、中游化工新材料制造以及下游广泛的应用领域。

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梯队化的特点,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市场份额相对分散。

根据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定位,产业内企业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主要由国际领先的化工巨头和国内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组成。国际企业如德国的巴斯夫、科思创,美国的杜邦、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3M,以及日本的东丽、三菱化学、住友化学等,这些企业技术实力雄厚,产品线丰富,品牌影响力大,通常占据着高中端市场,并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

国内企业如万华化学(在MDI领域全球领先)、华峰化学(国内聚氨酯原液头部企业)、金发科技(化工新材料产品种类齐全)、中材科技、南大光电、新和成、多氟多、回天新材、彤程新材、沃特股份等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第二梯队以国有企业和部分头部民营企业为主,如巨化集团、新和成(部分业务)、山东一诺威(专注聚氨酯材料制造)等。这些企业进入市场较早,积累了一定的产业经验和技术基础,拥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装置和较为完整的产品链,在特定区域或细分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

第三梯队为数量众多的其他中小型民营化工企业。这些企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装置规模不大,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产品链也不够完整,多数企业分布在广泛的、分散的终端产品市场,或在基本产品的低端市场进行竞争。

随着产业整合的推进和技术升级的加速,未来市场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进一步变化。

0 阅读:317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