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拿出一袋白色粉末,对中国下重手 还发起一个前所未有抹黑指控! 美国司法部近

易云的世界 2025-09-06 17:37:06

美国拿出一袋白色粉末,对中国下重手 还发起一个前所未有抹黑指控! 美国司法部近日宣布,对3名美国公民、22名中国公民及4家中国化工与药品公司提出跨国毒品走私与洗钱共谋指控。 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声称,查获的芬太尼粉末足以杀死7000万美国人,芬太尼药片还能再杀死27万人。这种夸大其词的指控背后,是美国内部政治压力与对华战略焦虑的集中体现。 美国司法部这场声势浩大的行动始于9月初。联邦大陪审团在俄亥俄州代顿市对3名美国公民、22名中国公民和4家中国化工与药品公司提出正式指控。 指控罪名包括跨国毒品走私与洗钱共谋。美国方面声称这些中国公司和个人向美国贩运芬太尼前体化学品。 美国检察官多米尼克·格拉塞二世声称:“我们的起诉书指控中国公司及其关联的外国国民故意公开营销、交付和出口管制物质及其他化合物到美国”。 这些指控听起来声势浩大,但证据链却存在明显漏洞。司法部提供的所谓证据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关联性推测而非直接证据上。 这次指控发生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2025年2月,特朗普以“芬太尼问题”为由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 4月2日,美国进一步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使总关税税率达到54%。中国随即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特朗普政府面临国内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由俄勒冈州牵头的11个州联合提起诉讼,要求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 这些州认为关税已经转嫁到美国社会层面,导致企业进口业务困难,民众生活成本飙升。司法部官员在法庭上坦言,加征关税目的是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为美国提供谈判筹码。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司法行动集中在俄亥俄州代顿市。该地区近年来多次成为美国执法部门针对中国企业的焦点。 2024年7月,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在俄亥俄州代顿市的福耀玻璃工厂遭到美国多部门联合搜查。执法部门出动国土安全部、税局调查局、海关、边境巡逻队及联邦特工等多个部门人员。 行动中,6男1女被当场戴上手铐带走。当地议员对这些行动表示不满,认为联邦特工的行为过于鲁莽且缺乏透明度。 2025年,美国土安全部又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青岛三祥设在俄亥俄州的总部进行突击搜查。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成员指控该公司为逃避美国关税,将部分生产转移到泰国。 特朗普政府还加强了对在美中国学生和学者的审查。2025年6月,美国在两周内调查了第三名中国学生。指控理由都是所谓的“走私生物材料”,这些案件被美国官员包装为“国安事件”。 其中一名中国访问学者在底特律大都会机场被捕。美国检察官声称其行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家迈克尔·夏皮拉表示,他“不觉得”案件涉及的生物材料有危险性。杜克大学客座教授丹尼斯·西蒙认为,这更像是“无害的学术误判”。 美国使用司法手段针对中国企业和个人的做法并非首次,回顾历史,类似模式一再重演。 1999年的李文和案就是典型例子。华人间谍冤案时有发生,最终都因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2025年7月,美国再次起诉多名中国公民,指控他们涉及朝鲜武器项目。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这些案件往往在媒体上大肆渲染,但在法庭上却难以提供确凿证据。司法行动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 美国司法部的指控虽然穿着法律外衣,但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表演。这种表演既是为了国内观众,也是为了国际舆论。 距离美国大选越来越近,特朗普政府需要展示对华强硬姿态。司法行动成为展示这种姿态的低成本方式。 但这些行动的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不仅难以真正遏制中国发展,反而损害美国自身的国际形象和信誉。 法律工具的政治化使用,长期来看将削弱美国司法体系的国际公信力。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对其司法程序的公正性产生质疑。 美国司法行动在俄亥俄州不会停止。代顿市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已经成为对华法律行动的前沿阵地。 但这些行动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中美经济深度融合,任何单方面打压都会产生反噬效应。美国企业界和地方州已经用诉讼表达了不满。 国际关系不是非黑即白的法律诉讼,而是复杂利益的计算与平衡。将司法工具政治化,最终损害的将是美国自己的信誉和利益。 信息来源:不装了?美国两周内调查第三名中国学生,连理由都不换 2025-06-10 11:23·观察者网

0 阅读:181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