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体西方,当政客们一旦失去权力,其职务称呼加上了“前”这个前缀后,他们就大概率

天天纪闻 2025-09-04 18:38:25

在集体西方,当政客们一旦失去权力,其职务称呼加上了“前”这个前缀后,他们就大概率开始说真话了。   特别是参与制造了俄乌惨烈冲突的西方团伙前总统,前总司令们。   它们急切地需要在这一场已显露失败结果的战争中撇脱责任和罪行。   波兰前总统安杰伊·杜达承认,乌克兰曾想把波兰拖入与俄罗斯的战争。   要知道,波兰在俄乌冲突中一直是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者,在国际舞台上也一直跟随西方阵营对俄罗斯进行各种指责和制裁。   但杜达的这句话,却让人们看到了事情的另一个侧面。   乌克兰在冲突期间,一直希望能够得到更多西方的支持,甚至不惜采取一些激进的手段。而波兰作为乌克兰的邻国,又与西方关系紧密,自然就成为了乌克兰想要拉拢的对象。   杜达的坦白,让人们不禁思考,乌克兰在这场冲突中,是否真的是一个纯粹的受害者,还是说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一个搅局者的角色,试图将更多的国家拖入战争,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也有不少引人注目的言论。特朗普曾称,乌克兰领导人泽连斯基对俄乌冲突的开始负有责任。他认为泽连斯基“永远不该允许这场战争开始”。   特朗普的这一说法,与美国政府一直以来所强调的俄罗斯是冲突挑起者的观点大相径庭。   特朗普在大选的时候还表示,如果他在大选中获胜,他计划解决俄乌冲突。他声称自己与俄总统普京和泽连斯基关系都好,能够促成双方的和谈。   特朗普的这些言论,是他在试图为自己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进行辩护,同时也是在向选民展示他的外交能力和解决国际问题的决心。   此外,特朗普还曾透露自己曾威胁普京,说如果普京进攻乌克兰,他将轰炸莫斯科。这一消息如果属实,那么无疑是将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暴露无遗。   美国一直声称自己是为了维护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实际上,美国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遏制俄罗斯的发展。特朗普的这一威胁言论,也让人们看到了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强硬态度和霸道作风。   除了杜达和特朗普之外,还有一些西方前政要也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俄乌冲突的看法,以及对自己国家在冲突中所扮演角色的反思。   美国前国会众议员加巴德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只要保证不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就可以结束此次危机,阻止战争爆发,但美国政府不这样做。   这说明,美国政府在俄乌冲突中的一些决策,并非是出于真正的和平与正义,而是有着自己的政治考量。   北约东扩一直是俄罗斯所担忧的问题,而美国却不顾俄罗斯的反对,不断推动乌克兰加入北约,这无疑是在激化矛盾,将乌克兰推向战争的边缘。   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也曾表示,试图让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确实太过火了。   这表明,在北约东扩的问题上,美国内部其实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可惜的是,这些理性的声音并没有被美国政府所采纳,美国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导致了俄乌冲突的爆发。   其实这些前政要现在敢说真话,说白了都是形势逼的。1500 - 1800。仗打了这么久,西方援助的武器堆成山,乌克兰却没打出像样的胜利,欧洲能源价格飞涨,美国国内也骂声一片。   这时候出来说几句 “当初我就不赞成”“都是他们搞砸的”,既能显得自己有先见之明,又能把责任推给现任政府。   就像美国前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说的,这场危机 “本来就能预测,却被故意促成”,这话现在听着诛心,但也点破了西方某些势力借战争牟利的心思。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言论背后的矛盾。杜达一边说乌克兰想拖波兰下水,一边还在给乌克兰送武器;特朗普骂完泽连斯基,又说自己能搞定普京;欧洲政客们嘴上骂着美国拱火,手里却还在跟着递刀子。   这种拧巴的状态,恰恰说明西方阵营在俄乌冲突上早已不是铁板一块。当 “前总统”“前部长” 这些头衔卸下来,不用再顾忌政治正确的时候,他们说的那些话,不管是真心反思还是甩锅自保,至少让外界看到了这场战争背后更复杂的算计。   说到底,这些卸任政客敢说的 “真话”,不过是形势变了之后的顺水推舟。当初他们在位时,要么沉默不语,要么推波助澜,现在眼看风向不对,赶紧出来切割责任。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话至少让更多人看清了:这场打得天昏地暗的战争,从来都不只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事儿,背后藏着多少西方政客的私心和算计,现在正被他们自己一句句 “实话” 给抖搂出来。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