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后,全世界都发现,欧洲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废。那些半残废的国家就不说了,现在欧洲唯一能上点排面的就是法国,经济、军事、外交相对还能独立一点,又是五常之一,算是欧洲的扛把子。可是印巴战争中即使让法国亲自上,它的表现真的会比印度好吗,阵风被击落不是单机性能不行,是体系不行,印度没有成套的空战体系,可是法国就有吗? 说白了,欧洲的军事实力被高估了,真拉到实战舞台上,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还拉胯。 印巴空战那会儿,全世界看了一场不大但极刺激的现代空战秀,秀完之后,不少人回过神开始嘀咕:欧洲呢?那个工业革命发源地、老牌列强团建群、北约的核心成员区,怎么在这种真刀真枪的场合,声音这么小? 仔细一盘,欧洲能打的,真没几个了,德国,工业实力没得黑,但军队战备状况一度尴尬到被自家议员吐槽“连凑齐一个完整编制的坦克营都费劲”。 英国,昔日日不落,现在军费得精打细算,航母舰载机还得跟美国哥们借点F-35撑场面,其他一众国家,更像是气氛组,存在感更多是在欧盟会议桌上。 这么一看,欧洲最后的排面,似乎就只剩法国了。经济上还能支棱,没完全跟着别人节奏走,军事上,从核潜艇到阵风战机,好歹是自家货,外交场上,也时常保留一点独立的调性,五常席位更是硬通货,说它是“欧洲扛把子”,话糙理不糙。 但问题来了:这“扛把子”要是亲自下场,表现就能稳压印度一头吗? 印巴空战中,印度输的不是武器代差。阵风战机是标准的四代半,性能绝对在线,它输的,是现代空战最要命的东西“体系”。 预警、指挥、数据链、电子对抗……这些看不见的环节拼在一起,才是决定飞机能不能打下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打下的关键。 印度的问题就在于,它买的都是散装“精品”,却没能把它们串成一条“项链”,那么法国呢?它就有这套完整的体系了吗? 法国的确拥有比印度更自主、更完整的国防体系,从“阵风”战机到“预警机”,从“紫苑”导弹到“频谱”电子战系统,理论上能自成一派,但问题在于,体系的强大,不仅仅在于“有”,更在于“用”,在于经过高强度对抗的检验。 欧洲国家近几十年的军事行动,大多是在绝对安全环境下,进行的“治安战”或“反恐行动”,这种低烈度、非对称的冲突,根本无法检验一套体系在面对同等甚至更强对手时的真实韧性。 因为数据链在沙漠里打游击队畅通无阻,不代表在强电磁压制下还能有效,指挥系统在虐菜局里运筹帷幄,不代表在高速、高信息量的现代空战中能不卡壳。 法国缺的,或许不是拼图的碎片,而是把所有碎片在极端压力下拼成完整图案的实际经验,它的体系更像是一个“理论上的优等生”,试卷(装备)都是自己出的,但已经很久没和另一个“优等生”(同级别对手)在同一个考场里进行过生死时速的竞赛了。 所以,别看欧洲表面光鲜,装备名录琳琅满目,真要把它们扔进印巴那种电光火石、体系对抗的高压锅里去,表现还真不好说。 这倒不是唱衰谁,只是提醒我们,真正的强大,从来不只是橱窗里摆满了豪华武器,而是拥有一个历经锤炼、能打硬仗的“战争大脑”,这一点,或许全世界都得重新评估了。
就在刚刚,欧洲“炸锅”了!欧盟传来了对于“俄乌冲突”新的看法!德国魏德尔认为,俄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