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的飞机还没落地,中国上千吨稀土已先抵达汉堡港,结果德国经济部立刻叫停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9-02 10:34:04

德国总理默茨的飞机还没落地,中国上千吨稀土已先抵达汉堡港,结果德国经济部立刻叫停中企收购芯片厂,时间差不到48小时。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可供应量占了九成以上,德国71%的稀土直接从中国进口。像汽车、电子这些产业都离不开稀土,尤其是造芯片的高端材料。 今年6月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单月稀土磁体出口量就比上个月多了一倍半,其中一部分就运到了德国。这上千吨稀土提前到港,本来是给德国企业备货的,没想到成了后续事件的导火索。 德国经济部叫停的收购案,其实是中企收购德国半导体企业的陈旧产线。比如之前赛微电子收购Elmos公司的8英寸晶圆厂,那产线用的还是350纳米制程技术,中国早就能量产14纳米的芯片了。 可德国政府就是以“技术外流风险”为由给否了,还说这是为了保护“科技自主权”。这种事儿在德国不是头一回,2016年福建宏芯基金收购爱思强公司,也是被德国经济部突然撤回许可,理由同样是国家安全。 这里面有个矛盾点:德国一边离不开中国稀土,一边又防着中国投资。就拿这次稀土运输来说,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早就警告过,要是找不到替代供应,三四周内就会有生产线停产。 可前脚刚收到稀土,后脚就给中企投资设绊子,这操作有点“吃饭砸锅”的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德国经济部在叫停收购时,特意提到了“半导体市场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有增加的危险”,这明摆着是把稀土供应链和芯片产业安全绑一块儿了。 其实德国这么做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美国一直在施压,要求欧洲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去年美国就直接插手,禁止中企收购爱思强的美国业务,德国难免受影响。 另一方面,德国自己也在搞“去风险化”,计划到2035年把风电部件和稀土永磁体对中国的依赖度降到50%以下。这种政策导向下,经济部自然会对中企投资格外敏感。 不过德国这招儿也有副作用。多特蒙德市长就公开批评,叫停收购会让当地几百人失业。而且德国工商界也不买账,德国工商大会主席直接说,限制中国投资会损害德国自身利益。 毕竟中国连续八年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过2500亿欧元,这么大的市场谁也得罪不起。 从中国的角度看,稀土出口一直是按照国际规则来的。今年4月中国出台新规,对部分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但明确表示只要履行程序,正常需求会得到保障。 王毅外长也当面跟德国外长说过,稀土过去不是、今后也不会是中欧之间的问题。可德国这边一边享受着中国的稀土供应,一边在投资审查上搞双重标准,这就让人有点看不懂了。 说到底,这事儿反映的是中德在产业链话语权上的博弈。德国想保住高端制造业的优势,又担心中国通过投资获取技术;中国则希望通过正常贸易和投资,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这种矛盾短期内怕是难化解。就像默茨访华还没成行,稀土和芯片这两桩事儿就已经把双方的底牌亮出来了。未来中德在科技、贸易领域的交锋,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0 阅读:57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