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沉默32天后,李嘉诚的长和集团突然有了新动作!8月30日新加坡媒体援引知

韫晓生 2025-09-01 20:38:25

[微风]沉默32天后,李嘉诚的长和集团突然有了新动作!8月30日新加坡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爆料:长和集团考虑拆分全球电信业务,并且打算在香港上市,然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长和还打算把伦敦当作潜在上市地点,甚至连上市时间都给曝光了出来!   (信源:东方财富网9月1日发布——据报长和评估分拆全球电讯业务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   这消息一出来,财经圈炸了锅。要知道,前阵子因为港口那事儿,长和的电信业务交易慢得像蜗牛爬,上市计划早就被业内判了 “死刑”。现在突然蹦出来,是有啥新底气?   先说说这电信业务有多肥。长和在全球 25 个国家有电信业务,英国的 Three、中国香港的和记电讯,都是他家的。   光去年,这部分收入就有上千亿港币,比好些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还高。   可为啥偏要拆出来上市?   懂行的人说,这就像家里有套大房子,拆成几个小公寓分别出租,租金能变多。   长和的电信业务铺得太广,拆出来单独上市,能拿到更多融资,还能让业务更灵活。就像你把钱包里的现金和银行卡分开用,花钱更明白。   但港口那事儿的影响,可不是说没就没的。 有数据显示,因为这事儿,长和最近几个月的电信设备采购都慢了 20%。   有合作方透露,原本谈好的 5G 基站订单,被硬生生压了下来。这就好比你准备开家店,结果供应商突然说 “货可能晚点到”,心里能不慌吗?   花旗和高盛当顾问,给了个 “两边下注” 的主意 —— 先在香港试试水,不行就去伦敦。这算盘打得挺精,可市场不傻。   香港这边,投资者对长和的感情挺复杂。   老一辈人觉得 “李嘉诚的牌子靠谱”,年轻人却觉得 “他总把资产往海外挪”。有基金经理说:“要是在港上市,估值可能比预期低 10%,港口那事儿的阴影还没散。”   伦敦那边呢?看起来热情,其实坑不少。英国的电信市场早就饱和了,长和的 Three 在当地排名第四,前有 BT、沃达丰压着,日子不好过。   更麻烦的是,英国对中资背景的企业审查越来越严,去年有个中资电信公司想并购,愣是被拖了一年多才批。   这里有个冷知识:企业拆分上市,就像给蛋糕切块,切得好大家都开心,切不好就容易散架。当年分众传媒拆业务上市,因为没协调好各部门利益,股价跌了 30%。   长和的电信业务遍布 25 国,法律、税务、管理各有各的规矩,想拆明白,比拼一千块拼图还难。   有人说,长和这是在测试市场温度。哪个地方给的估值高、审批快,就往哪去。可这测试,更像是被逼出来的。   长和最近的财报不太好看,负债比去年涨了 5%,电信业务的研发投入却降了 3%。5G 时代,不花钱搞研发,就像手机不升级系统,早晚被淘汰。上市融资,说白了就是想找钱续命。 香港的投资者不傻。有股民在论坛上说:“当年他把百佳超市卖给华润,现在又拆电信业务,总感觉在往外搬东西。” 这种信任的裂痕,可不是高估值能弥补的。   伦敦那边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英国想吸引外资,可又怕控制权旁落。前阵子汇丰银行想把总部搬回香港,英国政府各种挽留,又是减税又是给政策。   长和真去伦敦上市,说不定也会被 “特殊照顾”,表面欢迎,暗地里处处设限。 其实李嘉诚的算盘,早就被市场看穿了。他这是想趁着全球电信行业回暖,赶紧把资产变现。   5G 建设热潮下,电信公司的估值水涨船高,现在不上市,难道等潮水退了再裸泳?   可市场的反应,可能没他想的那么乐观。   香港的基金经理们最近在悄悄减仓长和的股票。有个经理说:“不确定性太大,宁愿买些稳健的公用事业股。” 伦敦的机构投资者更直接:“除非估值打八折,否则不考虑。”   长和的这步棋,走得挺险。拆业务上市,就像在钢丝上跳舞,平衡不好利益,就容易掉下来。港口那事儿的影响还没消,现在又搞这么一出,更像是在赌一把。 说到底,企业上市就像嫁人,不光看对方有钱没钱,还得看合不合得来。   香港有地缘近、文化通的优势,伦敦有估值高、市场大的诱惑,可最终能不能成,还得看长和有没有诚意,能不能让市场放心。 你们觉得,李嘉诚会选香港还是伦敦?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你的判断比投行还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