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旦华(1911-2010),原名姚秀霞,一位经历传奇、品德高尚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她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同时也是毛泽东主席弟弟毛泽民的夫人。[祈祷][祈祷][祈祷] 1911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慈溪的一个普通家庭。在上海务本女中(一说上海中学)求学期间,深受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萌发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理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毅然放弃学业,奔赴当时的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洪流。 1938年在延安,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安排到新疆工作,从事抗日宣传和统战工作。 在新疆,她结识了时任新疆省财政厅代厅长的毛泽民(毛泽东主席的弟弟),两人于1940年结为革命伴侣,并于1941年生下儿子毛远新。 1942年军阀盛世才投靠蒋介石,转而反苏反共,将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人及其家属全部逮捕入狱。朱旦华与年幼的儿子以及毛泽民等人一同被投入监狱。 1943年9月她的丈夫毛泽民被秘密杀害。朱旦华在狱中坚贞不屈,与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直到1946年才在党中央的营救下获释返回延安。 新中国成立后,朱旦华长期在江西省工作。曾担任江西省妇联主任、党组书记,为江西省的妇女工作和儿童福利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后历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兢兢业业,勤恳工作。 1965年,她与方志纯(革命先烈方志敏的堂弟,曾任江西省省长、省委书记等职)重组家庭,相互扶持。 晚年,她始终保持着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朴素本色,关心国家发展,但对自身和家人的要求极其严格。 她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包括儿子毛远新在“文革”中的经历及后来的服刑),但她始终信念坚定,顾全大局。 2005年,她做出一项令人敬佩的决定:亲笔写信给组织,表示在自己和方志纯去世后,将他们的房产(一套旧房)上交国家,不留给子女,并谢绝了组织上为照顾她生活而提供的补助。这封信充分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不谋私利”的崇高境界,被广为传颂。 2010年5月29日:朱旦华在江西南昌逝世,享年99岁。 朱旦华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她青年时代追求真理,毅然奔赴延安;在新疆艰苦的环境和残酷的监狱斗争中,她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的坚贞与勇气;新中国成立后,她在地方岗位上默默耕耘,为妇女事业和江西建设做出了贡献。她晚年展现出的无私忘我、高风亮节的品德,尤其令人感动和敬仰,被誉为“革命妈妈”,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朱旦华(1911-2010),原名姚秀霞,一位经历传奇、品德高尚的中国共产党优秀
史迹奇闻号
2025-08-30 12:23:0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