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天的作息,从早忙到晚。按照乾隆的作息,现代人能适应吗? 乾隆本名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出生在北京雍亲王府,作为雍正第四子,从小就受康熙特别关照。康熙常把他带进宫,教他历史和政务,让他早早接触国家大事。1735年雍正去世后,他登基,取年号乾隆,意思是天道昌隆。在位60年,他推动清朝达到顶峰,通过十全武功平定边疆叛乱,领土扩大到新疆和西藏等地。你想想,这种军事扩张需要多大精力?同时,他组织编纂四库全书,收集海量古籍,推动文化发展。但他也搞文字狱,销毁不少书籍,压制异见。乾隆爱作诗,一生写了4万多首,虽然质量一般,但显示他文学热情高。他还收藏书画,在作品上盖章题字,后人争议大。性格上,他好大喜功,自称十全老人,晚年信任和珅,导致腐败加剧。 乾隆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精通满汉文化和骑射。他巡视江南六次,检查民生和水利,虽然花销巨大,但促进地方经济。军事上,他镇压准噶尔和大金川叛乱,耗费大量资源。你觉得这些战役值不值?文化方面,他维护满族传统,同时吸收汉学,设立军机处集中权力,提高效率。乾隆寿命长,活到88岁,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但他晚年决策失误,影响深远。 乾隆每天凌晨4点起床,不管冬天夏天,都固定这个时间。起床后,侍从帮他洗漱穿衣,他去坤宁宫祭祖先,花1小时左右。祭祀完吃早餐,通常在养心殿,菜品丰富但他吃得快,只用15分钟。接着到乾清宫阅读前代帝王训诫和历史记录,学习治国经验。如果有早朝,从5点到7点,他听取官员汇报,官员大多站在门外。他处理政务不天天上朝,常是五天或十天一次。你想想,早晨就这样开始,精力够用吗?早餐后,大约9点,他开始批阅全国奏折,先处理灾情军务等急事。一个字一个字看完,再写批语,有的简短如知道了,有的详细上百字。这工作持续3到4小时,中间召见大臣讨论大事。 中午1点左右,继续召见军机大臣,听汇报商量对策,到下午2点或3点吃晚餐。清朝皇帝一天两顿正餐,晚餐48道菜,用银牌验毒,太监试吃。他挑剔口味,冬天必须有火锅,吃完只花15到20分钟。餐后到3点休息,或许喝茶走动。3点后,又批阅剩余奏折,到晚上6点。全天工作10小时以上,没周末,只有节日稍歇。你觉得,这种节奏放现在,像不像上班族加班常态?6点后,他休闲:读书诗词,去三希堂看书画盖章,或翻牌子选嫔妃侍寝。9点就睡,准备第二天重复。 乾隆的作息反映他勤政作风,但也暴露问题。批阅奏折时,他用白话批语,如放屁或不是人类,显示性格直率。但重要事宜,他仔细思考,避免错误决策。你考虑过,这种专注力怎么练成?晚餐规矩多,一个人吃,没人陪,体现皇帝孤立地位。休闲时间虽短,但他坚持创作诗词,显示兴趣广泛。翻牌子选嫔妃,看似随意,其实受制度限制,嫔妃侍寝后就送回。 乾隆1796年退位,让位给儿子嘉庆,但以太上皇身份继续掌权到1799年去世。退位后,他仍审阅文件,指挥政务,嘉庆基本听命。晚年,他信任和珅,任其敛财,财产超过国库,导致腐败泛滥。白莲教起义从乾隆末期爆发,军队镇压不力,显示军事衰弱。你想想,这种权力交接为什么不彻底?乾隆死后,嘉庆逮捕和珅,抄家处死,试图改革。但财政空虚,人口激增,土地兼并加剧,社会问题堆积。嘉庆时期,海寇猖獗,河道溃决,外患渐近。 嘉庆之后,道光帝继位,面对鸦片贸易泛滥,下令禁烟,林则徐销毁鸦片,导致鸦片战争,清军败退,割地赔款。咸丰帝时,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南方,外国入侵加剧。清朝从鼎盛转衰,内乱外患不断。你觉得,这些问题根源在乾隆晚年吗?光绪帝改革失败,慈禧干预。宣统帝幼年登基,革命起义爆发,1912年清朝结束。乾隆的盛世基础,没能挡住历史潮流。
乾隆一天的作息,从早忙到晚。按照乾隆的作息,现代人能适应吗? 乾隆本名爱新觉罗·
墨舞风华姿
2025-08-28 16:15:01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