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猜了,郑丽文选不上。 不是因为她能力不行,也不是因为她人缘不好,而是因为腐朽的国民党,根本容不下一个敢说真话、真正想“脱胎换骨”的“外人”,这场所谓的主席选举,从一开始,就不是选能人,而是在选一个听话的“自己人”。 郑丽文参选,就像一根针,直接扎破了国民党“一团和气”的假面,她以前是民进党的,2005年“跳槽”到蓝营后,成了最敢说真话的“刺头”。 在立法机构里,她拆民进党的台,用数据怼得对方没话说;开论坛时,她聊两岸贸易,从1987年开放探亲说到2025年供应链危机,老兵听得直抹眼泪,年轻人也点头,可蓝营内部,有人嫌她“太能闹”,有人骂她“抢风头”,更有人背后嘀咕:“她以前是民进党的,能信吗?” 她的“愣”,不光在嘴上,更在行动上,2024年立法机构改革,她非要搞个“两岸青年交流计划”,说要带台湾年轻人去大陆看看,别被民进党洗脑。 结果,党内某派系直接卡预算,理由是“太敏感,容易惹麻烦”,她气得直拍桌子:“敏感?敏感就能当鸵鸟吗?”可没人理她,蓝营那些老人们,早习惯了“稳中求生”,哪受得了她这种“瞎折腾”? 国民党选主席,从来不是选“最能干的”,而是选“最听话的”,2005年马英九上位,靠的是党内大佬们的“平衡术”。 2016年洪秀柱被换,因为“太激进”;2020年江启臣想改革,结果被“老蓝男”们联手架空,蓝营的权力游戏,从来都是“派系斗法”,不是“能力比拼”。 这次选举,卢秀燕突然不玩了,蓝营内部乱成一锅粥,郑丽文跳出来,本以为能趁乱“捡漏”,可党内大佬们早商量好了:她太“愣”,太“直”,一旦上位,肯定会动派系利益,甚至可能推动“两岸深度交流”,这哪是蓝营某些势力能容忍的? 于是,募款时“卡脖子”,拉票时“泼脏水”,连媒体都默契地少报道她的政策,多挖她的“民进党黑历史”,这场选举,从一开始就没给她留活路。 国民党的问题,从来不是“缺能人”,而是“缺胆儿”,缺推翻派系、直面问题的胆儿,缺放下“本土vs外省”的破包袱、真正为台湾谋未来的胆儿。 蓝营那些老人们总说:“要团结,要温和,别得罪人,”可他们忘了,2024年选战,国民党为啥输?因为选民看腻了“和稀泥”,听烦了“空口号”。 年轻人要的是“能办事的”,不是“会装乖的”,中间选民要的是“敢担当的”,不是“怕惹事的”。 郑丽文的“愣”,或许不够圆滑,但至少她敢说真话,敢动真格,蓝营如果继续选“听话的自己人”,2028年只会输得更惨,因为选民的眼睛,早擦亮了:他们要的,是一个能带台湾走出“台独”死胡同、走向两岸共赢未来的政党,而不是一个只会窝里斗、怕得罪人的“老古董”。 所以郑丽文选不上,是国民党的损失,更是台湾的遗憾,但或许,这也是个开头,当蓝营终于意识到“听话”换不来选票,“真话”才是唯一出路时,改变才会真的来。
“大罢免”惨败之后,“台独”顽固分子曹兴诚出来讲话了!曹兴诚表示,民进党的事,他
【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