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张云逸抓了国军将领赵凤藻的独子,对方提出用10挺机枪、100支步枪换

小史论过去 2025-08-25 11:41:30

1943年,张云逸抓了国军将领赵凤藻的独子,对方提出用10挺机枪、100支步枪换人,谁知张云逸却说:“我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张云逸出生于广东文昌,早年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后来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他进入国民党军队,当过军官,一步步升迁。抗日战争打响后,张云逸转到新四军,任副军长,主要在皖东一带带兵打日军。他管的新四军第三师,经常搞反顽战斗,建根据地,还拉地方武装一起抗日。张云逸特别注重情报工作,布置了不少情报网,总能提前知道敌人的动静。新四军战士在他的带领下,修工事,练射击,随时准备打仗。赵凤藻是广西人,桂系的骨干,早年去日本留学,学军事战术。回国后进国民党军队,当上安徽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管着左河行政公署,手里有几千士兵。赵凤藻在皖东驻扎,表面上抗日,实际上跟日伪势力有来往,偷偷提供情报,换点资源保自己地位。他常派士兵巡逻边界,盯新四军,还偶尔小打小闹,破坏抗日统一战线。赵凤藻开会布置任务时,总强调听上头的,部队装备不错,但士兵纪律差,营地里乱七八糟。1943年夏天,赵凤藻加紧跟伪军勾搭,派人秘密见面,交换东西,稳固自己位置。他的部队巡逻时,武器随便放,士兵抽烟闲聊,没什么警惕。 赵凤藻的儿子赵保顺是桂系少将的儿子,刚从军校出来,想立功。1943年7月中旬,赵凤藻给他下密令,让带两个连,大概400人,加上伪军便衣队,去袭击新四军巢湖北支队的驻地。部队夜里沿着巢湖边小路走,赵保顺在前头看地图。新四军的情报员早发现苗头,报告给张云逸,他赶紧让巢湖北支队转移,在湖边低地埋伏好。战士挖沟藏在芦苇里,枪对准路口。天亮了,赵保顺的队伍进圈,新四军三面开火,士兵乱成一锅粥。赵保顺指挥反击,中弹伤了腿,跪地捂着。打了两小时,他的部队大半没了,他被俘。新四军把他抬到救护所,军医剪衣服洗伤口,缠绷带,张云逸下令好好救。赵凤藻听说后,召副官商量,否了抢人的主意,也没用日军,怕露馅儿挨桂系罚。他写信让副官送去,提出用10挺机枪、100支步枪、1万发子弹换儿子。副官赶到新四军那儿递信。张云逸看完摇头,第二天在木屋见人,直说不换武器,只要求赵凤藻断日伪联系,一起抗日。副官争了半天,张云逸不让步。副官回去报告,赵凤藻气得撕信砸墙。新四军营里,赵保顺伤好些了,军医夹弹片换药,他忍着。张云逸去问恢复情况,讲日军侵华六年,中国军队该联手。几天后,赵保顺写信给爸,说治疗好,新四军不像传的那么坏。赵凤藻看信,桂系有人来问责,他赶人。 8月初,赵凤藻又派副官去,说答应停日伪合作,但要一个月时间。张云逸同意,但得有行动,比如撤联络员。赵凤藻陆续收情报文件,断伪军见面。日军察觉,派中队来要恢复联系。赵凤藻拒了,双方小打一仗。张云逸确认后,放赵保顺。赵凤藻抱儿子,赵保顺说新四军怎么救他,换药喂饭。后来几个月,赵凤藻部队跟新四军联络,在皖东打日军时合作,一次行动并肩冲,击退小队,拿武器。张云逸带队推,赵凤藻支援侧翼。士兵射击,炮弹炸土。通过这事,赵凤藻转抗日,避免冲突。

0 阅读:1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