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级技工缺口2200万,为什么技校却无人问津?原因其实很简单。   浙江绍兴

星球拾光 2025-08-23 14:02:52

中国高级技工缺口2200万,为什么技校却无人问津?原因其实很简单。   浙江绍兴有家服装厂,订单都排到第二年五月了,车间里本该忙得热火朝天,可隔壁厂房却冷冷清清,五百台机器盖着灰,一台都没开。   厂长竹丽看着心疼又着急,不是没活干,是招不到工人,哪怕把月薪开到五千到八千,还是没人来,尤其是年轻工人,更是难招。   同样的情况在珠三角也不少见。   深圳有家叫长城开发的电子厂,为了保证生产,只能让培训员轮着休假,一个年前休,一个年后休,可就算这样,每年春节一过,还是有大概两成工人不会回来上班。   为了留住人,企业们没少想办法。浙江雅士林智能家居公司,每月给工人开六千到七千的工资,春节前还找大巴送工人回老家,年后再去老家接回来。   可即便如此,近五年里,服装加工的物料成本只涨了百分之十,人工成本却涨了百分之三十五。   没办法,企业只能往智能化上靠,想让机器代替人。   雅士林就建了条智能生产线做厨房灶具,以前一条线要二三十个人,现在一个人就能操作,机器还能二十四小时不停转,连以前容易割伤手的工序都安全了。   可新问题又来了,会操作这些智能设备的高级技工太少了。   公司只能自己花钱培训,有个叫金松的老工人,在这行干了十七年,还花了三个多月才通过考核,现在厂里也就五个人刚达标,离生产需要差得远。   这边企业急着招高级技工,那边该培养技工的技校却招不到学生,从二零零九年开始,全国高职院校的生源就没断过下降,连续六年都是这样。   为啥会这样?不少家庭心里都有个固定想法:要改变命运,就得考高中、上大学,最好是985、211。   要是哪个学生说想上技校,不光家长要反对,老师可能会批评,连同学都可能笑话。   连读技校的学生自己都觉得,是因为成绩差,没别的选择,才来读技校的。   而且这些年,咱们一直说要教育强国、科技兴国,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读书学理论上,慢慢就忘了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对制造业有多重要。   就像雅士林那样,没有会操作智能设备的技工,再先进的机器也只能摆着看。   更别说很多企业也没把高级技工当回事,觉得搞科技才是重点,不愿意给技工开高工资,结果就是技工干的活多,拿的钱却少,年轻人自然不愿意来。   还有个现实问题,咱们身边能叫得出名字的好技校太少了。   一提到好学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名牌大学,可要是问哪家技校好,十个人里有九个答不上来,顶多能想起靠广告出名的蓝翔、新东方这些民营技校。   再看教育模式,咱们的大学是“严进宽出”,只要高考分数够,进了大学基本都能毕业,可国外不少国家是“宽进严出”,考大学容易,想拿到毕业证却难。   所以有些国外学生觉得自己可能拿不到大学毕业证,就会主动选职业学校学技术,咱们这儿却很少有学生这么选。   现在我国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口早就突破千万了,二零二零年就达到了两千二百万,而且还在一年年增加,缺人的地方也不只是东部沿海,慢慢往中西部扩散了。   更让人着急的是,十年前企业缺技工还只是季节性的,比如节前工人回家过年那阵儿,现在却成了常年都缺,可另一边,每年都有不少本科生找不到工作,愿意当技工的还是没几个。   要解决这个矛盾,得从好几方面下手。   企业得先拿出诚意,别再觉得技工不重要,给技工开合理的工资,完善福利,比如雅士林那样的薪资标准就可以参考,还得给技工打通晋升通道,让他们有奔头。   技校也得好好发展,政府多给点资金和政策支持,打造几所像样的标杆学校,让大家知道上技校也能有好前途。   当然,观念也得慢慢改,得让大家知道,高级技工不是简单的操作工,他们能在一个领域深耕,还能解决技术难题、实现突破,就像金松那样,早就成了企业争抢的对象。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去技校学技术,愿意当技工,把制造业的人才缺口慢慢补上。 信息来源: 【1】新华社:《中国高级技工缺口超2000万》 【2】澎湃新闻:《技工荒与技校冷遇:观念与现实的错位》

0 阅读:70
星球拾光

星球拾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