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冯巩带徒弟们外出下馆子,酒足饭饱后,服务员过来说:“你好,一共消费225元,谁买单?” 那天是沈阳的一个冬天下午,剧场演出刚结束没多久。冯巩一边卸妆,一边随口问了句:“晚上有没有空?找个地方热乎热乎。”徒弟们听说要聚餐,反应都挺快,笑着说“有空有空”,动作也比平时麻利不少。 大家换好衣服,挤上剧团的车,导航随便选了个“评价高”的火锅店。店不大,在铁西那边,装修看起来也挺旧,但冯巩说:“这种地儿才地道。” 到了之后他们要了个靠墙的小包间,六个人围一桌,点菜时冯巩说别拘着,尽管来。徒弟们倒也不客气,菜单从上到下点了一圈,鸳鸯锅、牛羊拼盘、藕片、毛肚一样不落,酒也没少点,说是“解乏”。 菜刚上来就热气腾腾的,几个人边煮边吃,屋里玻璃都被蒸汽糊住了。冯巩那天兴致不错,没说几句相声里的段子,只顾着劝菜劝酒。饭桌上闹腾着,外头下起了雪。 吃到一半,有徒弟开玩笑说:“谁今天不抢着买单,回去剧本就多写三页。”众人听完都乐了,谁也不接话,低头继续涮锅。 快收场时,几盘菜几乎被扫空,连蘸料碟都干净。服务员进来结账,说:“一共是225元,谁买单?” 屋里瞬间安静,连热气都感觉散了一些。几个徒弟互相看着,谁也没动,冯巩瞟了一眼,说:“看谁长得丑就让谁买吧,我长这样,应该免单。” 服务员愣了一下,目光扫了一圈,语气认真:“你们啊,长得都差不多,就AA制吧。”一句话把冯巩逗得直笑,拍着桌子说:“这回答稳。”最后还是他掏了钱。 类似的事,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在长沙演出完,他跟闫学晶约着一起吃晚饭,徒弟们也在,凑了个大桌。刚开席没多久,闫学晶一直在低头看手机,冯巩见状,半开玩笑说:“别老玩手机啊。” 闫学晶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我在看书呢,是电子书。”说完还调侃冯巩:“你倒是管得宽。”但没过两分钟,她看到隔壁徒弟也在刷屏,立刻板起脸说:“吃饭的时候别玩手机。” 那徒弟抬头就说:“我颈椎疼,低头缓一缓。”说完就没再动手机了。 饭局快结束的时候,又到买单环节。几个徒弟都低头装忙,有的说自己去上厕所,有的突然翻包找药。冯巩明知道他们这是借口,也不多说,直接让服务员刷了卡。饭后他还顺路买了几包热贴,说回去给大家贴贴腰。 其实师徒间这点事,久了也成了默契。虽然冯巩几乎每次都买单,但他也从不真计较。演出多的时候,他会带徒弟们轮流出差;没演出时,也时常约着聚一聚,说是“不能总让剧本陪着过日子”。 徒弟们嘴上不说,心里也都有数。有回冯巩生日,几个徒弟凑了份小礼物,是个定制的茶壶,上面刻着他当年讲过的一句话,冯巩那天摆了好久也没收进柜子,反倒天天泡茶用。 有人说这群徒弟没规矩,也有人说冯巩惯得他们太松,但也就他们师徒之间,才知道这种日子过得舒坦不舒坦。 最近有网友在沈阳某小馆子偶遇冯巩,又是带着一群人,说说笑笑进了门,也不知道那顿谁买的。你说现在这些徒弟里,有没有哪个开始主动掏钱了?
曹云金这回真是“破防”了。昨晚他在直播中再次提到学费问题,忍不住向旁边的何云伟
【103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