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东大这几年已经对西大进行多方试探,2016年试出了西大的胆量,2022年

历史奇幻角 2025-08-21 11:22:43

[下雨]东大这几年已经对西大进行多方试探,2016年试出了西大的胆量,2022年南昌舰+单刀赴会试出了西大航母舰队的战斗力,2023年一个气球试出了西大战机的作战高度,得出的结论是,西大已经是黔驴技穷。 回头看看前几年,中国还是被各种高科技卡脖子,比如芯片、航母,还有激光设备等。 可现在,很多局面都彻底翻盘,尤其是在科技和军事领域,中国的步子迈得又快又稳,让美国不由得紧张起来。 尤其是中国今年开始能出口28纳米的光刻机,关键是价格直接把欧美同行“打骨折”,这一举动等于宣布中国在芯片制造设备上的自立,西方再想用高科技封锁我们,可不太好使了。 其实这不光是卖了一台机器的事,而是说明我们的有些技术,真的实现了能自己造、还能卖出去。这给美国敲了个响当当的警钟——想靠技术垄断来遏制中国,怕是没戏了。 不仅仅是科技方面的突破,现在中国军队也变得更有底气,中国航母编队多次在西太平洋亮相,还和其他大国开展联合演练,气势完全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去年的气球事件看似小事,其实暴露出美国应对新技术手段上的尴尬,再加上中国这几年高超音速武器、隐身战机的不断出现,等于把主动权一步步抢过来了。 美国之前仗着“航母一驶来,全球都得让道”,可现在遇到中国的反舰导弹群、无人武器,美国航母也得好好掂量下再靠近。 其实说到底,美国之所以步步后退,症结就是自己一招招都被中国破了 经济上加关税挡不住中国商品,科技上本来是想靠“卡脖子”让中国起不来,结果中国直接把科技链慢慢补全,甚至还开始出口;军事上再秀肌肉,但中国的家底也越来越强,已经不是过去只能防守的角色。 在美国引以为傲的金融这一块也受到不小的打击,近几年有些新兴市场国家和中国做起了本币结算,这也是美国霸权的“命门”之一。 中国为什么敢主动迎上去?一方面是不怕摩擦,底气来自实力。中国知道自己的家底,有啥实力、短板都清楚。 另一方面,大家心里都明白,大国崛起肯定要面对权力转移的阵痛,但中国也知道,真要做出大的调整,靠的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看手里有没有“硬家伙”。 中国的算盘打得很明白,绝对不主动开第一枪,也不是想搞无限的大战,而是把防守做到位、把风险降到最低,然后用点小动作、实力展示来提醒对方,这块地盘不是想欺负谁都行的。 说真的,今天的中国不光在讲合作和发展,也做好了对付“极端情况”的准备,美国那些“小动作”越来越被动,全世界也慢慢看清了两家的实力变化。 其实很多国家不愿意站队,正因为看见中国态度强硬但不冒进,理性得很,这样更容易团结朋友。 这场交锋还远没到终点,但主客场早就换了,中国能连续突破高科技壁垒、军事实力蹭蹭上涨,美国想用老路压中国,注定难走下去了。 中国敢亮出底牌,不是吹牛,而是手里真有分量,美国“手脚绑住”,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说动就动,这局面就是中国用几十年的努力赢回来的。

0 阅读:526

猜你喜欢

历史奇幻角

历史奇幻角

奇趣角落,发现历史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