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只丢工作,不坐牢? 班某娟把侄女成绩改到年级第一,东窗事发,撤职就完事。 那些被挤掉名额的孩子,只能哑巴吃黄连? 2023年教育部通报三百多起学术造假,七成也就解聘了事,三年后换个地方照样混。这哪是惩罚,分明是在变相纵容啊。 好在武大、清华今年有动作了,把造假写进个人信用档案,一次撒谎,一辈子都得背着这污点。终身禁入也在试点,直接砸掉饭碗,这才有点威慑力。 再看看国外,造假直接上法庭,罚款加刑事记录,学术圈永远别想再进。对比之下,咱们这边的“批评教育”,简直像在哄不懂事的孩子。 教育公平从来不是喊口号,得让造假的人疼到骨子里,再也不敢伸手。你觉得,什么样的惩罚才能真正守住公平的底线?
造假只丢工作,不坐牢? 班某娟把侄女成绩改到年级第一,东窗事发,撤职就完事。
夏天里的莹火虫
2025-08-20 19:41:14
1
阅读:3042
用户10xxx26
如果惩前不能毖后,那是惩罚太轻。反而会纵容,甚至怂恿类似事情的发生。
心想事成
因为他们有组织!因为他们都是你造我造大家齐造!所以咩事都没有!
处子vs脱兔
因为这种事情太多了,太多了,太多了,我三遍,自己悟
烽烟彼岸
处罚简直儿戏
黄真人
把她处罚重了,她会把更多叫兽的把柄爆出来,知道不?这叫保护性处理。
用户16xxx45
这样处理简直就是在鼓励作恶……
用户10xxx79
笑一笑
用户10xxx89
伪造公文,法办
用户10xxx44
武大、清华?我只能说,呵呵。
用户10xxx12
没有丢工作,只是撤职,撤职就是降职,还不一定降薪
用户10xxx75
人家四面都有人
长啸
往上再查一代就知道了 同样的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武大校长不敢表态等上级指示了
用户10xxx60
就不看造成的后果吗?
用户57xxx12
办个假证,算犯罪吗?
韩momo
高端学术界就那些人,平时都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出了事谁都不敢太狠,谁知道别人有没有自己把柄
名字
对努力读书的高考学子不公平
名字
相互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