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美国原国务卿蓬佩,这时候没有忘记中国,他也知道中国给他带来一切不好的待遇,他被中国制裁,并失去了高薪的工作,为此他还在一小公司里面进行打拼谋生。 (信源:观察者网——美媒:别了,史上最糟糕国务卿蓬佩奥) 在美国政坛的历史长河中,迈克·蓬佩奥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他的人生轨迹从爱荷华州的农场起步,经由西点军校的熔炉锻造,最终走到了美国外交权力的中心。按理来说他的人生就是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当他卸任国务卿时,美国媒体却送上了“史上最差”的评价,而《纽约时报》则直言,他留下的只有一片混乱。 要理解这种巨大的反差,我们必须深入探究他独特的行事逻辑,一个将情报思维全面注入外交领域的政治人物,最终如何被自己信奉的对抗哲学所吞噬。 蓬佩奥的国务卿生涯,其实从未真正脱离他长达二十年的情报工作背景。他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而是将情报官看待世界的方式,直接应用在了需要建立互信与寻求妥协的外交领域。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早在2001年阿富汗战争初期就已显现。 当时他主导“非常规引渡”计划,绕开法律程序,秘密转移恐怖主义嫌疑人至海外据点审讯。这种漠视规则、追求效率的做法,成了他日后行事的底色。 他能够从中央情报局局长的位置史无前例地直接升任国务卿,本身就不是外交资历的胜利,而是一次精准的政治站队。在参议院一场关键的听证会上,他公开将针对总统的“通俄门”调查定义为一场政治迫害,这一表态迅速赢得了特朗普的绝对信任。 当通往国务院的门票由政治忠诚度决定时,他后续在外交舞台上的种种行为便有了清晰的解释。任期即将结束时,他又动用权力赦免了11名中情局特工,这个举动再次印证了他的核心准则:忠于内部圈子,远比遵守外部世界的规则更为重要。 蓬佩奥将中国设定为美国最主要外部对手,并以此展开几乎所有外交活动。这种极端强硬态度并非深思熟虑的国家战略,而是服务国内政治议程的杠杆。他看到塑造强大外部敌人可转移国内矛盾、迎合特定选民焦虑,为自己政治前途铺路。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合作的需求空前迫切。蓬佩奥却将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变成了他推行对华强硬政策的绝佳机会。他的工作重点并非协调全球抗疫资源,而是全力塑造并传播“中国责任论”。 即便在中国向世界多国提供医疗援助时,他依然选择视而不见,反而变本加厉地进行言语攻击。这种行为的背后,是抢夺全球话语权以掩盖美国国内抗疫不力的政治算计。 最终,中国方面以“反华妄想症”来形容他的状态,并史无前例地对包括他在内的28名美国官员实施制裁,禁止其本人及家属入境。这标志着他的对华政策已经完全脱离了正常的外交范畴,演变成一场充满个人色彩的持续攻击。 蓬佩奥擅长用宏大词汇包装行动,常宣称“尊重每个人是核心原则”,将美国描绘成人类文明灯塔。但口号与行为并置便显苍白,他谈“尊重”时,美国网友用国内频发种族暴力事件反驳,其言行不一陷入舆论尴尬。 在国际事务中,他理论与实践脱节。2020年6月,他以“支持恐怖主义”为由制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此举逻辑跳跃,令盟友困惑,德国外长马斯称“令人费解”。 这些事件表明,他咄咄逼人背后是事实准备粗糙、逻辑脆弱,严重削弱美国外交政策说服力与信誉。 政治人物任期若以“破坏”为主,离任后会留下巨大真空地带,蓬佩奥的政治遗产便是如此。他的对抗性策略未给美国带来实际利益,反而制造更多外部挑战与内部质疑。美国分析人士认为他过于关注个人政治前途,忽略国家长远利益,其推行的政策使他被美国政坛主流抛弃。 但是他现在的结局也并不好,自从他退位后,他只能去一些小的公司打工,而他也要随时担心自己,而且他现在的工资也远远比不上之前的工资。但这一切的后果都是他自作自受的结果。 但是说到底现在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选得,他当时要是客观的看待问题,也不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美国是怕中国什么?说出来可能不信,美国不担心中国的军事和经济,而是害怕这些东西!
【9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