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去世后,围绕着他的争议并没有停止。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认为:浩然的作品不过是图解政策,其焦点局限于路线斗争,除了怀旧与重复,没有文学价值。评论家雷达更是直言:相比于《平凡的世界》,《艳阳天》只是一种伪现实主义!但笔者认为,当时合作化运动的得失不能作为文学优劣依据的,浩然的创作是小说,而且是只会出现在浩然笔下的小说故事,以此对浩然过度批判,难免有失公允。 笔者认为,当时浩然对文学有两点特别贡献。首先是他坚持写生活、写人物、写人情世态的作品风格,这与当时流行的《虹南作战史》《牛田洋》等"小说样板"形成鲜明对比。他认为自己的创作实际上是对那些样板作品的"迎头痛击"。其次是他对"样板戏"创作经验的态度,比如对"三突出"原则,他主张不能只在写作时强调,而应该从深入生活阶段就开始注重。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长河中,浩然占据着独特而不可忽视的地位。他宛如一位执着的时代记录者,以笔为工具,一生致力于书写农村生活,其作品深深扎根于广袤的乡土大地,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与农民的精神风貌 。从初出茅庐时的《喜鹊登枝》,到声名鹊起的《艳阳天》,再到备受争议与赞誉的《金光大道》,浩然用一部部作品,构建起一个属于他的文学世界,其中《金光大道》更是他创作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光大道》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彼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潮涌动,文学作为时代的发声器,承担着宣传革命思想、鼓舞人民斗志的重要使命 。浩然以其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和深厚的生活积累,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中。这部小说从农村创办互助组写起,一直延续到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宛如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全景,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农民们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奋斗与成长,展现了中国农村通过变革,走上 “金光大道” 的艰辛历程 。它不仅是浩然对自己所经历的农村生活的艺术再现,更是对那个特殊时代农村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与探索,在浩然的创作生涯中,犹如一座巍峨的里程碑,标志着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新高度,也成为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和社会历史的重要文本。 《金光大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以往农村题材作品中斗争仅局限于基层的框架,将斗争的触角延伸到了 “高一层的领导” 。这种设定使得小说中的矛盾冲突更加复杂和激烈,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波澜 。在小说中,区委书记王友清和县长谷新民等高层领导的决策和行为,对芳草地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所推行的一些政策,如 “发家竞赛” 等,与高大泉等基层干部和农民所追求的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分歧 。这种分歧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跌宕起伏 。 在《金光大道》的创作历程中,“革命样板戏” 宛如一座闪耀的灯塔,为浩然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对作品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样板戏作为特定时期的文艺典范,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深深烙印在《金光大道》之中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样板戏强调突出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段,将英雄人物塑造成为完美的化身 。浩然在创作《金光大道》时,借鉴了这一手法,着力刻画高大泉这一英雄形象 。他赋予高大泉坚定的革命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非凡的智慧勇气,使他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 。当面对地主冯少怀的挑衅和破坏时,高大泉毫不退缩,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挫败了敌人的阴谋 。他的形象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屹立在读者心中,成为人们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 在情节设置方面,样板戏注重戏剧冲突的营造,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金光大道》也借鉴了这一特点,在小说中设置了诸多矛盾冲突,如互助组与 “发家致富” 路线的冲突、贫农与富农之间的阶级冲突等 。这些冲突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吸引力,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 。在互助组的发展过程中,张金发等人推行的 “发家致富” 路线与高大泉等人坚持的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这种冲突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也使得人物形象在冲突中得到了更加鲜明的展现 。 此外,《金光大道》在语言运用上也借鉴了样板戏的舞台化叙述语言 。这种语言具有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传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在描写高大泉的英雄事迹时,作者运用了简洁有力的语言,如 “高大泉挺身而出,撕毁了文契,‘堵挡’了冯少怀一伙掀起的这股资本主义恶浪”,生动地展现了高大泉的果敢和坚定 。而在描写反面人物时,则运用了一些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如 “张金发挂的是共产党员的招牌,代表的是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情感 。
浩然去世后,围绕着他的争议并没有停止。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认为:浩然的作品不过是图解
超越自我展风采
2025-08-19 22:53:0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