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一家4口旅游回杭州,花191元订了一辆商务车接机,司机一见他们3个行李箱、4

烟雨评社 2025-08-18 15:11:25

男子一家4口旅游回杭州,花191元订了一辆商务车接机,司机一见他们3个行李箱、4箱水果,1箱饮料,还有5件包裹,要求加价,男子拒绝,谁料,司机拒载并取消订单,男子和平台协商后,又打了2辆网约车,事后,他想让商家退还191元,可一直没动静,男子着急,拉着3个行李箱,找了记者,商家却说责任在于男子。 7月24日晚上8点,杭州萧山机场到达大厅人来人往,刚从三亚度假回来的王先生一家四口,正费劲地推着他们的“战利品”:3个行李箱,全是28寸的大块头,旁边还码着4箱芒果、1箱椰子汁,外加几件给孩子的纪念品。 为了省事,王先生提前三天就在网约车平台订了辆7座商务车,费用191元,还特地在订单上备注了“行李较多”。看到手机显示司机已接单,他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司机一到现场,看到路边堆成小山似的行李,气氛瞬间就变了。他绕着行李打量了一圈,皱着眉头发话了:“您这行李太多,放不下。”王先生有点蒙,他心里估算过,三个箱子竖着放进后备箱,水果和杂物搁在后排座位上,绰绰有余。 他解释说:“我们订车时备注了行李多,您既然接了单,就说明能接受啊。”可司机只是摇摇头,直接抛出了“解决方案”:“备注归备注,实际装不下,您得加钱。” 这个要求让王先生愣住了。他立刻打开订单,指着上面“费用包含行李空间”的条款,强调平台没说要额外收费。但司机态度很硬:“不加钱我就不拉,您另找车吧。” 说完,他就在手机上取消了订单,一脚油门开走了,只留下王先生一家人和一堆行李,在机场川流不息的人群里,显得格外无助。 机场的出租车等候区排着长队,网约车上客点也挤满了人。王先生想重新叫辆商务车,却发现附近的车都被订完了,而普通轿车根本装不下。他急忙联系平台客服,对方只说“会协调,但需要时间”。 看着孩子困得直揉眼睛,妻子也一脸疲惫,王先生只好选了个笨办法:他叫了两辆普通网约车,自己带一部分行李坐一辆,妻子带孩子和剩下的行李坐另一辆,实在塞不下的水果和纪念品,只好先花50块寄存在机场。 等一家人好不容易在两辆车里安顿下来,已经折腾了快两个小时。原本191元就能搞定的事,最后花了240元车费加50元寄存费。 本以为这事就算了,让王先生窝火的是,平台事后只退了司机取消订单的10块钱违约金,那笔191元的接机费却迟迟不退。他去申诉,得到的回复确是:“责任在乘客。” 平台工作人员的解释是,订单备注的“行李较多”这个描述太模糊,没说清具体数量和大小,司机到现场判断装不下,有权拒绝服务。至于那191元,平台的理由是司机已经到了现场,提供了“部分服务”,所以不退。 这个说法,王先生听了又气又觉得荒谬。司机把他们一家人撂在机场就走,这算哪门子的“服务”,王先生认为,他通过“行李较多”的备注尽到了告知义务,而且平台自己的规则也写着商务车“可容纳6-7件标准行李”,他的行李总体积并没超标,司机接单后临时加价,是明摆着的违约。 他还补充了一个关键细节:后来接他们的那两辆普通网约车司机,不仅对行李没半句怨言,还主动帮忙搬。这说明那辆商务车根本不是装不下,而是司机想坐地起价,可平台方却一口咬定“按规则办事”,说是乘客描述不清导致司机无法履约,责任就该乘客自己担。 平台在预订时,很少提供行李数量、尺寸这些标准化选项,而是把判断和沟通的风险,一股脑全丢给了司机和乘客,这就为现场扯皮埋下了伏笔。一旦出了问题,消费者就会发现,自己维权非常困难,就算和平台说,平台也只会甩锅。 王先生这191块钱,至今还在协商的路上,而他得到的教训可能更深刻:“以后订车,看来得把行李尺寸、数量写得跟说明书一样细,省得再碰上这档子事。” 三亚能运的东西,杭州就运不了,这不是车的问题,而是人和规则的问题,规则若是随人变、随地变,那就不是规则,是生意人的临时借口,最终,受伤的永远是消费者:既被晾在机场,还要为一次没完成的服务操心退款。 信源:粤TV

0 阅读:131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