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发出警告! 如果中美不再进行贸易,那么作为一个拥有全球35%工业产值的大

掘密探索 2025-08-18 15:09:31

林毅夫发出警告! 如果中美不再进行贸易,那么作为一个拥有全球35%工业产值的大国,中国将不会再购买美国任何高科技产品。 林毅夫敢放狠话,背后是中国工业的硬实力。2025年,中国芯片自己能造的比例预计到70%,中芯国际的14纳米芯片已经量产,华为的麒麟芯片也突破了封锁。 福建舰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歼-35战机的航电设备,全是国产货。 就连以前被美国“卡脖子”的精密仪器,国内高校以前97.9%的大型质谱仪都得进口,现在长江存储已经能用国产设备搭试验线了。 这可不是运气好。深圳有个半导体厂的工程师说,三年前车间里90%的设备都得进口,现在国产化率到65%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六成,光伏组件出口涨了23%,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500台——比美国还高。 美国用“技术铁幕”封锁,中国直接用完整的工业体系回怼:没有你的高科技,我照样能造出“大国重器”! 林毅夫这话,其实是把美国“科技霸权”的泡沫给戳破了。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都承认,对华技术封锁成本越来越高,效果却“差得离谱”。 德国大众把一半电动车产能放在安徽,沙特主权基金砸千亿投资中国AI企业——全球资本都在用脚投票,逃离美国设的“技术陷阱”。 更搞笑的是,美国一边喊着“脱钩”,一边偷偷放松管制。 2025年8月,美国突然允许乙烷、航空发动机甚至部分AI芯片对华出口,理由是“怕本土企业倒闭”。 《华尔街日报》直接吐槽“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后砸中的是美国自己的脚。” 美国政客总以为,用关税和封锁就能锁死中国的高端产业升级,却忘了最基本的经济规律:高科技产业得靠全球市场,而中国恰恰是最大的买家。 更可笑的是,美国一边享受着中国制造的“便宜又好用”,一边用“国家安全”当借口打压中国科技。这种“既要赚钱又要卡脖子”的做派,最后只会逼着中国企业加速摆脱依赖。 就像华为被断供后推出鸿蒙系统和麒麟芯片,中国军工在封锁下造出福建舰和歼-35——压力从来压不垮中国,只会逼出更强的创新力。 未来的全球产业链,不会再是“美国吃肉、中国喝汤”的老模式。 当中国在5G、AI、新能源这些领域领跑,当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超过美国,当中国的芯片自己能造的比例让美国企业“干瞪眼”。 美国该想的不再是怎么“脱钩”,而是怎么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里,学会和中国平等相处。 未来的全球产业链,不会再是“美国吃肉、中国喝汤”的老模式。 毕竟在这个连光刻机都得靠多国合作的时代,单边主义和科技霸权,注定是21世纪最过时的笑话。

0 阅读:252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