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求情也没用,中国不会给订单,700万吨美国大豆要在烂在地里了。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呼吁中国赶紧把美国大豆订单翻四倍,还拍胸脯保证提供闪电式服务。 消息一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倒是应声窜到了两周高点,仿佛给焦头烂额的美国豆农打了一针强心剂。 然而,市场短暂的兴奋,掩盖不了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大豆正面临的残酷现实,中国买家,这次真的没有回头。 2025年9月,中国进口商已经稳稳地签下了800万吨大豆订单,清一色来自南美,10月份也锁定了大约400万吨,同样没给美国留下一点份额。 要知道,去年同期的这两个关键月份,中国可是从美国手里买走了约700万吨大豆。而特朗普那四倍订单的豪言壮语,在冰冷的数据面前,瞬间显得像个尴尬的独角戏。 美国豆农们眼巴巴盼着的中国订单,大概率要落空,那700万吨美国大豆,真有可能要在仓库里、在田埂边,默默承受腐烂的命运。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买家这次集体绕道走,绝非一时意气。要知道,巴西这个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在过去十年里,得到了中国在仓库、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上的真金白银投入。 如今,巴西大豆凭借零关税、更诱人的价格和日益稳定的供应体系,稳稳坐上了中国大豆进口的头把交椅。 2024年的数据就是铁证,中国进口的1.05亿吨大豆里,7465万吨来自巴西,比前一年猛增了6.7%,而美国大豆呢?只有2213万吨,还下降了5.7%。 展望2025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预计将飙升至8100万吨,占其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三! 更让美国心焦的是,阿根廷、加拿大、巴拉圭这些国家也没闲着,2025年上半年就联手给中国送去了约500万吨大豆,灵活地填补着市场的缝隙。中国的大豆来源,早已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特朗普政府虽然把对中国的关税休战期又延长了90天,但这丝毫改变不了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上的致命伤,那高达23%的进口关税。 贸易商们对此直言不讳,这个税率,让美国大豆在价格上彻底失去了竞争力。除非双方能真正坐下来,谈出一个实质性的、大幅降低关税的协议,否则想让中国恢复大规模采购,门儿都没有。 新加坡国际公司的交易员预测,中国买家在9月初就能把10月份的采购计划全部搞定,而美国大豆,基本已被排除在计划之外。 更关键的是,中国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已达4937万吨,同比增长了1.8%,单单6月份就进口了1226万吨,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而且,贸易商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今年早些时候创纪录的进口,已经导致国内豆粕供应过剩了,这很可能会抑制接下来对大豆的需求。 所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言之凿凿地说中国担忧大豆短缺,听起来更像是他自导自演、自说自话的臆测,跟中国的实际情况压根对不上号。 面对特朗普隔空喊话要求四倍订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堪称外交辞令教科书:具体问题建议向主管部门询问。 中方在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这种冷静到近乎打太极的表态,背后是中国基于自身市场供需和全球供应链重构所做出的坚定选择。 美国大豆今日深陷卖不出去的泥潭,恰恰是特朗普政府自己挥舞贸易大棒后,被回旋镖狠狠击中的结果。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单方面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随即依法依规,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采取了坚决、对等的反制措施。 这一昏招,几乎等同于特朗普政府亲手堵死了自家农产品最大、最稳定的出口通道。 资深贸易商们普遍认为,即使现在把关税休战期再延长几个月,只要那23%的高额关税利剑依然悬在美国大豆的头上,就难以真正、有效地重新唤起中国买家的采购热情。 这本应是美国大豆乘虚而入、抢占市场份额的天赐良机!然而,在高昂关税壁垒的重压下,物美价廉的巴西大豆依然更具吸引力,美国大豆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徒留一声叹息。 更长远、更具颠覆性的影响在于,中国加速推进的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如今,在全球供应链深度重构的宏大背景下,市场选择的力量,远胜过任何政治人物的隔空喊话。 参考资料: “美国今年或错失数十亿美元中国大豆订单”——观察者网2025-08-14 特朗普求中国买美国大豆:将提供快速服务——观察者网2025-08-12
特朗普求情也没用,中国不会给订单,700万吨美国大豆要在烂在地里了。 特朗普在社
梦想的曙光
2025-08-15 12:37:09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