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间,陕甘总督杨遇春新得了一个绝色美女,由于连日忙于军务,还没来得及同床共

小说红楼 2025-08-14 16:16:41

清道光年间,陕甘总督杨遇春新得了一个绝色美女,由于连日忙于军务,还没来得及同床共寝,美人突然患了一种奇怪的病。   “府尹大人稍等,总督正在看西疆军情。” 门房刚把话传进去,正厅里便传来茶杯重重搁在案几上的声响。杨遇春那带着川蜀口音的大嗓门穿透门帘:“让他进来!”   府尹弓着腰迈进屋,“总督大人,这是卑职为您寻来的苏氏,琴棋书画略通一二,性子也温顺。” 府尹赶紧把漆盒递上去,“临洮乡绅进献的,说姑娘命里带贵,能为大人分忧。”   杨遇春没看盒子,手指在沙盘上敲了敲:“张格尔又在喀什噶尔闹事,军机处催着出兵。我哪有功夫想这些?” 他顿了顿,终究还是掀开盒盖瞥了眼,“留下吧,让后院好生照看。”   府尹这才松了口气。谁都知道杨总督是出了名的铁面将军,当年平定白莲教,七十天没脱过铠甲。能让他点头留下美人,已是给足了府尹面子。   可谁也没想到,这桩看似寻常的进献,竟会在半月后掀起轩然大波。   十月初十那天,府尹正在府衙处理漕运账目,总督府的亲兵突然撞开大门,手里的腰刀在晨光里闪着冷光:“府尹大人,总督有请!” 那语气里的寒意,让府尹手里的算盘珠子 “啪嗒” 掉在地上。   进了总督府的后院,西厢房里传来压抑的啜泣声。杨遇春背着手站在廊下,袍角沾着霜气,看见府尹来,劈头就问:“你送的那个苏氏,怎么回事?”   几个穿着官服的大夫正围着床榻摇头,为首的兰州知府医官擦着汗说:“姑娘脉象虚浮,时而急促如鼓点,时而迟缓似抽丝,臣等实在看不出症结。”   “发病前有什么异样?” 府尹追问伺候的丫鬟。   小丫鬟吓得跪在地上:“前儿个还好好的,跟着嬷嬷学做酥油茶呢。昨儿晨起就说头晕,午饭没吃几口就吐了,夜里开始发热,说胡话时总喊肚子疼……”   杨遇春突然冷哼一声:“我军务繁忙,压根没踏过这西厢房的门。她若有个三长两短,你倒是说说,该算谁的账?”   这话像冰锥子扎进府尹心里。是啊,谁都知道杨总督这些天忙着调派固原镇的兵马,夜夜在中军帐核对粮草,根本没功夫顾及后院。这苏氏若是不明不白死了,府尹这 “进献美人” 就成了 “暗害总督” 的罪证!   接下来的三天,府尹把兰州城里能叫动的大夫全请来了。有世代给旗人看病的蒙古医,有擅长调理妇人病的回回医,甚至连五泉山的道士都请来看了风水。 可药汤灌了一碗又一碗,苏氏的病不仅没好转,反而开始吃不下东西,闻到荤腥就吐得撕心裂肺。   杨遇春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第四天傍晚,他在签押房里把军报拍得震天响:“前线等着粮草调度,后院却闹成这样!若真是有人借此做文章……” 他没说下去,但府尹看见他手按在了腰间的佩刀上。   就在府尹以为自己要脑袋搬家时,门房突然来报:“门口有个游方郎中求见,说能治姑娘的病。”   “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敢往里放!” 亲兵统领正要呵斥,杨遇春却抬手拦住:“让他进来。死马当活马医吧。”   进来的是个背着药篓的瘦高汉子,粗布长衫上打着补丁,下巴上留着三缕山羊胡,眼睛却亮得惊人。   他不像别的大夫那样忙着诊脉,反而绕着床榻走了三圈,又掀开帐子看了看苏氏的眼睑,突然问丫鬟:“姑娘月信多久没来了?”   小丫鬟愣了愣:“好像…… 快俩月了?前儿个嬷嬷还念叨这事,以为是水土不服。”   游医突然笑了,从药篓里掏出个青瓷小瓶,倒出三粒黑药丸:“用生姜水送服,保准明日就好。”   “你这庸医敢胡来!” 医官们立刻炸了锅,“姑娘病得如此沉重,怎能用烈性药物?”   游医却转向杨遇春,拱手道:“总督大人若信得过草民,就请屏退左右。这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 关系到大人的颜面。”   杨遇春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挥挥手:“都出去!”   等房里只剩三人,游医才压低声音说:“姑娘不是病了,是有喜了。脉象紊乱是胎气不稳,加上心绪不宁所致。”   府尹只觉得天旋地转,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   杨遇春的脸瞬间涨成紫猪肝色:“好你个兰州府尹!竟敢拿怀着野种的女人来糊弄我!当我杨遇春是瞎子吗?”   “大人饶命!” 府尹磕头磕得额头出血,“卑职真是不知情啊!那临洮乡绅打包票说姑娘是完璧之身……”   “滚!” 杨遇春一脚踹翻椅子,“把这女人连同你那堆破烂赏赐,全给我送回你府里去!三日之内,我要看到那乡绅的人头!”   府尹连滚带爬地安排人送走苏氏,回头却见游医正被杨遇春请进正厅。老将军亲自给人家斟茶:“先生好眼力,杨某佩服。若不嫌弃,可否随我出征西疆?”   游医拱手笑道:“大人若信得过草民,愿效犬马之劳。只是草民闲散惯了,不求功名爵位。”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位游医真有通天本事。西征路上,他不仅治好了杨总督的箭伤,还识破了叛军故意散播的瘟疫谣言,用几味寻常草药就稳住了军心。   张格尔叛乱平定后,道光皇帝下旨嘉奖,杨遇春特意为游医请功,可就在大军班师回朝的前一夜,那位神医却收拾好药篓,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军营。   有人说他去了昆仑山采药,有人说他回江南故里了。杨遇春为此怅然了许久,逢人就说:“那才是真神仙啊,不爱金银不爱官,只爱悬壶济世。”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