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陈赓参加完授衔仪式回家。儿子赶忙问:“爸爸你这么厉害,被授予什么奖?

南风意史册 2025-08-12 14:16:56

1955年,陈赓参加完授衔仪式回家。儿子赶忙问:“爸爸你这么厉害,被授予什么奖?”。陈赓笑着回答了一个官职。结果儿子逢人就说父亲的官职,每个人听后都哈哈大笑。   “芝麻酱?那是什么官?比将军还大吗?”陈知建眨巴着眼睛对父亲陈赓说道。彼时,刚刚参加完授衔仪式的陈赓大将回到家中,就被七岁的儿子缠着问个不停。看着儿子天真的眼神,这位于沙场上让敌军胆寒不已的将军,眼眸里悄然掠过一抹灵动又狡黠的神采。   “那肯定是比将军级别要高哟。”陈赓特意弯下腰,脸上带上几分故作玄虚的模样,然后把声音压得低低的:“芝麻酱可是专门管将军的。”小知建眼睛瞪得溜圆,对这个新鲜的官职充满了好奇。第二天一早,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逢人就说:“我爸爸是芝麻酱。”   邻居家的孩子们面面相觑,大人们则忍俊不禁。这个有趣的误会很快传遍了整个大院。几天后的国庆招待会上,朱德、彭德怀等老帅故意逗弄小知建,小知建骄傲地挺起胸膛:“我爸爸是芝麻酱。”   在场的几位老将军起初都有些发怔,不过很快,他们的脸上便绽开了笑容,笑声肆意又畅快。朱德走上前,轻轻捶了捶陈赓的肩膀,打趣道:“你这陈赓啊,连自家儿子都能忽悠。”陈赓却一本正经:“报告总司令,我这可是在培养革命接班人。”   这个看似玩笑的故事背后,蕴含着陈赓独特的教育智慧。在 1955 年,全军授衔的重要时刻,陈赓凭借着在革命征程中所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这一荣誉,是对他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度认可。   然而,陈赓心里十分清楚,荣誉仅仅是过往奋斗的一个见证,绝非是可以拿来四处炫耀的“资本”。他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作风,继续为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默默耕耘。   当儿子问起时,他选择用幽默的方式淡化这份荣耀,既保护了孩子的童真,又避免了滋生特权思想。在陈赓的幽默背后,是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他带儿子参观监狱,讲述革命先烈受刑的故事。   他严格要求子女,不许搞任何特殊化。正是这种言传身教,让芝麻酱的玩笑不仅是一个趣闻,更成为革命家风的最好诠释。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如何教育下一代正确看待荣誉?如何在生活中保持乐观豁达?陈赓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们,真正的荣耀不在于头衔高低,而在于脚踏实地的奉献;真正的幽默不是简单的插科打诨,而是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与智慧。   信息来源: 邓群刚、陈赓的精神风范及其时代价值以《陈赓日记》为中心的考察[J].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0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