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刚拒绝了中方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典礼的邀请,后脚李在明便登上了飞往

历史烽烟客呀 2025-08-11 16:16:45

前脚刚刚拒绝了中方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典礼的邀请,后脚李在明便登上了飞往华盛顿的专机。 这位以“务实外交”著称的韩国总统,用了13天权衡北京的邀请,最终选择冷处理;而面对特朗普的访美请求,他的态度则截然不同。 当“平衡外交”遇上“选边站队”,李在明此次外交抉择究竟是主动出击,还是被迫妥协?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李在明近期一系列外交动作引发全球关注。先是婉拒中国9月的阅兵礼邀请,紧接着又匆忙启程前往美国,如此强烈反差不禁让外界对韩国“平衡外交”的走向充满疑问。 韩国的矛盾深植骨髓。 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各有半数掌控在美国手中,驻韩美军近七万人随时彰显其主导地位。 美国对盟友的强硬姿态,从贸易关税到天价军费,几乎不给韩国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这样的压力下,李在明政府陷入“想独立却不敢强硬”的尴尬局面。他比前任尹锡悦更理解与中国改善关系的重要,也更愿推动韩中关系回暖。 李在明上台时,提出“务实外交”理念,曾传递出改善周边国家关系的信号,尤其在对华政策上,一度被视作缓和中韩关系的契机。他主张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实用外交,与尹锡悦积极加入北约反华阵营形成鲜明对比,也因此遭到部分美国政客怀疑“亲华”。 但面对中国阅兵邀请,经过13天的考量,李在明团队最终选择冷处理。韩国官方理由是行程排满,7-8月有访美、与日本首脑会晤、参加联合国大会等安排。但深层原因,很可能与美国对韩国外交的影响密切相关。 在美方不断施压韩国在中美间“选边站队”的背景下,李若先参加中国阅兵,恐招致美国不满,进而在经济等领域施压,韩国难以承受。 相较之下,李在明对特朗普访美邀请的回应则截然不同。 面对美国8月1日威胁加征25%关税,李在明积极响应。法新社7月30日报道称,特朗普透露李将在“未来两周内”访美,与白宫举行双边会谈,届时将公布韩国在美国3500亿美元投资及1000亿美元能源采购计划。 韩国经济副总理具润哲原计划赴美与美国财政部长会谈,虽最终折返,但显示韩国在美韩贸易谈判上的急切心态。 这一连串动作表明,在经济利益和安全保障双重依赖美国的现实下,李在明在对美外交上选择主动迎合。 从李在明的外交访问规划看,首访多倾向美国,其次是日本,而与中国的关系则相对靠后。 在朝鲜战争纪念活动上,他大力称赞美国在战争中的作用,无疑是向美国表忠。 韩国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中国为最大贸易伙伴;安全层面却严重依赖美军驻扎与军事同盟。 这使得李在明的“平衡外交”面临巨大挑战。 当“平衡外交”遭遇“选边站队”,李在明的这次外交决策更像是在大国博弈夹缝中被迫妥协的无奈选择,而非真正的主动出击。 未来韩国能否在中美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还是彻底倒向美国阵营,还需观察后续外交政策的落实与走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历史烽烟客呀

历史烽烟客呀

古迹随踪,对话千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