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在准备决战?苏罗维金带领瓦格纳归来,梅德韦杰夫即将访朝鲜 美俄阿拉斯加会没开,俄军战场和外交的“双线加码” 阿拉斯加的“双普会”日期刚定,克里姆林宫的战场节奏不但没放慢,反而加快了。过去24小时,俄军连续打击142个乌军目标,击落一架苏-27。台面上是谈判日程,底下却是决战准备。 苏罗维金归队,瓦格纳重返战场 俄罗斯《国家资本》披露,绰号“末日将军”的苏罗维金将重返乌克兰战场。随他一起出现的,是在巴赫穆特打出名号的“瓦格纳”雇佣兵。 当年巴赫穆特战役,瓦格纳硬是顶住乌军的攻势,反打成消耗战,最后将对手压垮。那一仗之后,乌军的反攻势头明显降温,整个战线转入俄方节奏。 瓦格纳的作战方式残酷直接,不按常规出牌,乌军防起来代价极高。如今再次回到乌东战场,既是战斗力的补充,也是心理战的加压——乌军很清楚,对上他们意味着什么。 平壤跑道上的“无名航班” 战场之外,俄朝之间的隐秘互动也在升温。韩国媒体注意到,近期有三架“不明”飞机降落平壤机场,仅停留一天就离开。卫星图像显示,机型类似俄制伊尔-76;另一架俄军安-148在平壤停留两小时后飞往海参崴。 这些航班没有出现在国际航空跟踪平台上,意味着刻意低调处理。外界普遍猜测,这些不是礼节性访问,而是与军事合作相关的物资、人事交流。 10月,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将正式访朝。此前俄朝之间已有炮弹、轻武器等合作的传闻,结合最近频繁的航班,不排除双方正在敲定更深层次的交易——弹药、军工零部件、甚至是训练协作。 会谈是一条线,备战是另一条线 让瓦格纳回前线,频繁与朝鲜接触,这些动作释放的信号是:即使有阿拉斯加会谈,莫斯科也没有把停火的希望押在特朗普身上。 俄方的思路很清楚——谈判桌上的地位,要靠战场上的态势支撑。如果能在会谈前打出战果,就算谈不成,也能用“决战”姿态继续压乌。 对普京来说,“决战”并不意味着一次性解决全部问题,而是创造一个让对方难以承受的节点。瓦格纳的回归、朝鲜的物资支援,都在为这个节点积累筹码。 西方阵营的裂缝 特朗普宣布和普京会面,让欧洲和乌克兰明显不满——他们再次被排除在主对话之外。泽连斯基随后拉上六个欧洲国家,发布联合声明,重申“国际边界不能用武力改变”。 问题是,这种政治表态并不能改变现实。欧洲对战争的耐心在消耗,美国的政治周期也在逼近临界点。泽连斯基自己则陷在两难里——继续打,资源和士气都在下滑;停下来,意味着承认失地。 乌国内民调显示,既反对继续消耗战,又反对割地妥协的民众占多数。这种舆论结构,本质上是逼领导人去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支持率暴跌的尴尬 冲突初期,泽连斯基的支持率高达91%,几乎是战时领袖的光环巅峰。现在跌到44%,不到一半的民众继续信任他。 这对他的政治生存是直接威胁——无论是选择作战还是妥协,他都得面对政敌和舆论的双重围剿。在战争资源和外援可预见性下降的情况下,任何一步走错,都可能让他提前出局。 阿拉斯加会谈是一条公开的轨道,俄军的战场部署和外交动作是另一条暗轨。苏罗维金和瓦格纳的回归,是一记军事实力的亮牌;朝鲜航班的往来,则是补足后勤和弹药的隐性保障。 普京的算盘很简单——即使谈判破裂,也要让乌克兰在接下来的战事里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而西方阵营的分歧和泽连斯基的民意滑坡,只会让这个过程更快。 参考资料: 《苏罗维金重返乌克兰战场 瓦格纳雇佣兵再度参战》参考消息。 《俄朝军事往来频率增加 梅德韦杰夫将访朝》环球时报。
俄在准备决战?苏罗维金带领瓦格纳归来,梅德韦杰夫即将访朝鲜 美俄阿拉斯加会没开,
半暖半夏微光
2025-08-11 14:27:12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