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来了?普京终于松口,乌克兰三条红线全被踩,最大输家浮出水面 来源:军观天下事 8月15日,普京将踏上美国阿拉斯加,这片152年前被俄罗斯以720万美元卖掉的土地。 特朗普和普京在这里关起门谈判,主题是“如何结束俄乌战争”。 泽连斯基被直接踢出局,欧洲盟友集体抗议,但没人能改变一个现实,乌克兰的命运,正由两个大国在谈判桌上交易。 普京松口了。 他不再坚持让乌克兰承认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归属俄罗斯,只要求乌军撤出顿巴斯地区。 这个让步看似巨大,实则暗藏算计。 顿巴斯是乌军东线的命脉。 俄军刚拿下战略重镇恰索夫亚尔,若乌军再撤出顿涅茨克,俄军就能不费一兵一卒向西北推进82公里,直逼哈尔科夫。 战场优势成了普京的谈判筹码。 他敢让步的真正原因,是俄罗斯快扛不住经济绞杀了。 美国对印度购买俄油加征50%关税,莫迪政府被迫减少进口;中国虽未被打压,但美国国会已出现类似提案。 普京用土地换喘息,实属无奈。 泽连斯基年初就划下死线,不割地、不入北约要自由、国防不受限。 如今每条红线都被突破。 特朗普公开谈论“领土交换”,暗示用承认俄占区换取俄军撤出赫尔松。 北约秘书长早已明说“乌克兰入盟不在议程”,欧盟也被排除在阿拉斯加会谈外。 最残酷的是国防自主权。 乌军每月阵亡近2万人,西方援助却因美国大选延期,前线士兵平均每天只剩5发炮弹。 泽连斯基喊着“再打也没用”,只因乌克兰已沦为大国砧板上的肉。 俄乌战场变成全球最大无人机试验场。 8月以来,乌军每天发射270架无人机轰炸俄罗斯炼油厂,萨拉托夫、梁赞等五座核心设施瘫痪,俄国油价暴涨30%。 俄军报复更凶残。 7月31日空袭基辅投下146枚制导炸弹,一夜间炸死31名平民,创下年度最血腥纪录。 顿涅茨克前线,俄军把轻装甲车改成“移动地雷车”,冲进托列茨克居民区无差别轰炸。 朝鲜雇佣兵在库尔斯克战场填线,千人伤亡换回45%失地,人命成了最廉价的消耗品。 表面看乌克兰最惨,GDP缩水45%,欠债2300亿美元,重建需几十年。 但真正的牺牲链已蔓延全球。 因买俄油被美国加征50%关税,通胀飙至18个月新高,莫迪想转向中东原油,运费却暴涨3倍。 欧洲掉进战略陷阱。 能源转型烧掉1.2万亿欧元,德国工业电价翻四倍,制造业加速外逃。 马克龙推动的“欧洲军”计划搁浅,安全命脉仍捏在美国手中。 南美雇佣兵用命换钱。 巴西、哥伦比亚士兵以月薪4000美元为诱饵加入外籍军团,阵亡率超30%却无抚恤金,家属连尸体都拿不回。 1867年,沙俄因财政崩溃把阿拉斯加贱卖给美国,被嘲笑“愚蠢交易”。 158年后,普京站在同片土地上,用乌克兰领土和特朗普做交易。 泽连斯基的抗议淹没在寒风中,欧盟的联合声明被当成废纸。 只有特朗普的算计赤裸裸,弱国无外交,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朗普的意思就是,普京你拿着红色的占领区走人就得了呗!意思说白了就是让普京见好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