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张云逸抓了国军将领赵凤藻的独子,对方提出用10挺机枪、100支步枪换人,谁知张云逸却说:“我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1943年那个夏天,巢湖边的天热得发闷。 水汽从芦苇荡子里飘上来,混着泥土的腥味,一股一股地往人脸上糊。 新四军巢湖支队的战士们刚从一场激战里退下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收到消息,说抓到的那对年轻夫妻,身份不一般。 这俩人是谁? 男的是赵凤藻的独子赵保顺,女的是他新娶的媳妇。 说来也巧,这一仗本来只是小规模接敌,谁都没料到会捡了这么个“贵人”。 巢湖支队的老连长听说后,先是眨巴了几下眼睛,跟人嘀咕了一句:“那姓赵的怕是要跳脚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四面八方的枪声就炸开了。 赵凤藻急得跟踩了钉子一样,调动了大批部队,还拉上几路伪军,硬是往巢北那块山洼子里冲。 队里有个老通讯员说,自己长这么大头一回见国民党出动这么多兵力,不是为打仗,是为救一个人。 局势一时间吃紧,但新四军的部队转移得快。 赵凤藻扑了个空,气得连夜骂娘,最后只好坐下来找人递话。 他那时候心里头明白,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 他给新四军开出了价码:十挺轻机枪,一百条步枪,再加十万发子弹。 讲真,这可不是小数儿,放在哪支抗日部队里,都是一大笔家底儿。 尤其对新四军这种靠缴获过日子的部队来说,听起来像天上掉馅饼。 巢湖支队那边也犯了难。 赵保顺这人,说不上罪大恶极,真要杀了,倒可能把局势搅得更乱;可白白放了,好像也说不过去。 正在大家为难时,张云逸的电报来了。 他说,不要枪,不要弹,也不要那一百条步枪。 他只提了一个条件——让赵凤藻答应,从今往后别再搞什么“兄弟阋墙”,有战打战,有仇放一边,日军来了也好歹放个风。 这电报一传到巢北根据地,战士们都愣住了。 有人嘟囔:“老张这是真不怕吃亏啊。” 可也有人点头,说:“他要的不是枪,是人心。” 张云逸当时已经是新四军的副军长了,人不高,但说起话来滴水不漏。 他打仗狠得下手,但最怕的不是枪不够,而是人在窝里打人。 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打仗别怕敌人多,就怕自己人互相扯。” 巢湖这片地方太复杂,三股势力都想分一杯羹,新四军夹在中间,每一步都走得像在刀尖上跳舞。 赵凤藻听说对方不换枪,只讲条件,还以为是缓兵之计。 他让人连夜试探,三次打探新四军口风,结果每次得到的答复都一样:别闹内战,哪怕真做不到联合抗日,也别捅刀子,日伪动手的时候,提前透个底。 他那时候心里其实有点乱。 他是桂系出来的,自知和蒋介石不亲,中央军看他也不是一派的。 他明面上要站队,其实也是两头打算盘。 再一想,这条件听起来也不吃亏。 儿子是独子,要是真死在新四军手里,这辈子都心里过不去。 再说了,新四军虽然苦巴巴的,可名声在那儿摆着,不欺负俘虏,也讲规矩,放人是真的能信。 于是,赵凤藻点了头。 没写文书,也没立条约,就靠一张口信,承了这件事。 张云逸那边立马安排人送赵保顺夫妇离开,路上不折腾、不盘问、不拿人情。 这对年轻人走的时候一句话没说,倒是身后的几个新四军战士冲他们招了招手,说了句:“回去吧,打仗别搅和我们了。” 从那以后,巢湖的天慢慢安静了点。 赵凤藻没突然变成朋友,也没改口说自己支持抗日,但他确实变了。 他的部队行动开始放缓,对新四军的摩擦也少了许多。 有一次日军策动周边伪军偷袭巢湖西岸的小据点,结果那边提前一天就收到“山里要下雨”的口信,撤得干干净净。 谁传的? 没人敢说,但大家心里都猜得到。 后面还有几次类似的事儿,不惊不动,也没人写进报告。 可巢湖支队的人都知道,那次放人,不是白放的。 张云逸的算盘打得准,他从不指望对手全变成同志,只求你不来添乱。 他清楚每个派系都有各自的算盘,真要搞“统一阵线”,嘴上说说容易,底下操作可得靠人情、人性和一点政治聪明劲儿。 而且他看得更远。 当时的新四军正被多方夹击,不只巢湖,全国到处都有“名义抗日、实则剿共”的戏码。 毛主席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张云逸就是那种能把这套话在田野里落地生根的人。 他放人,不是怕赵凤藻,而是看中了他和中央军的那层不对付。 他知道赵不爱蒋,那就有得聊;只要聊得动,那巢湖就能多一分喘息。 放弃那批枪支,外人看是亏了,其实一点不亏。 打一仗拿回十挺机枪容易,换一个对手不再敌视难得多。 后来巢湖支队打了几场仗,前后没人捣乱,枪声少了,百姓回来了,物资运输顺了,连后勤的炊事班也说:“这回做饭能踏实点儿了。” 这事儿在公开的史书里并不常见,大多只是某个将军回忆录里的一笔。 可在那片湖光山色之间,老兵们记得很清楚。 他们说,那一年巢湖水位退得早,村庄没被淹,战士们坐在稻田边啃干粮,没人喊口号,也没人讲什么策略,但他们知道,张军长干了一件对的事。 这就是张云逸,他不是只会打仗的人,也不是空讲主义的干部。
1943年,张云逸抓了国军将领赵凤藻的独子,对方提出用10挺机枪、100支步枪换
风雨飘摇中
2025-08-10 00:11: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