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唱罢,竟遭香港娱乐圈集体封杀。就在他心灰意冷收拾行囊,准备重返电子厂流水线之际,一通来自北京的越洋电话突然响起:"愿不愿意来央视春晚,为全国人民唱响这首歌?" 【消息源自:《1984年央视春晚:香港歌手张明敏与〈我的中国心〉的传奇》2023-12-15 文化月刊;《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化碰撞:从张明敏看两岸三地文艺交流》2024-02-08 历史研究】 录音棚里的灯光暗得让人发慌。张明敏盯着手里那张被退回的唱片合约,指尖在纸边上无意识地摩挲着。香港的雨季总是这样,玻璃窗上爬满水珠,像极了此刻他模糊的视线。"阿敏,不是我们不帮你,"唱片公司的监制老陈递来一杯热茶,"现在这个形势,你唱这种歌......"他没说完,但张明敏懂。那是1983年的深秋,《我的中国心》的母带在抽屉里躺了三个月,没有一家电台敢播。 电话铃响的时候,他正在收拾工具箱。九龙塘的电子厂已经说好,下周一就去当维修工。"请问是张明敏先生吗?"带着浓重北方口音的普通话让他愣住,"我是中央电视台黄一鹤,想请您在春节晚会上唱《我的中国心》。"听筒差点掉在地上。他记得自己反复确认了三遍,最后结结巴巴地问:"黄导,您知不知道这首歌在香港......" "知道。"电话那头的声音斩钉截铁,"所以才更要唱。" 北京的风比想象中更刺骨。1984年1月的排练现场,张明敏裹着借来的军大衣,看其他演员在舞台上穿梭。突然有人拍他肩膀:"小张同志,有人反映你这首歌有问题。"副导演的眼镜片后闪着犹豫的光。他还没开口,黄一鹤已经大步走来:"歌词我亲自审过,'洋装虽然穿在身'怎么了?海外同胞的赤子之心更珍贵!"老导演转头对他眨眨眼:"明天彩排,记得穿精神点。" 除夕夜的演播厅亮如白昼。当《我的中国心》的前奏响起,张明敏发现自己的手在抖。白色西装口袋里,母亲缝的平安符硌着胸口。唱到"长江长城"时,他看见前排有位白发老人悄悄抹眼泪。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将军。 回到香港的接风宴冷清得可怕。昔日好友在酒楼包厢里欲言又止:"阿敏,你现在是'红色歌手'了......"他笑着给众人斟茶:"我本来就是中国人啊。"但唱片公司的解约函还是来了,连同夜总会取消演出的通知。最困难时,他在旺角摆过地摊卖自制卡带,十块钱三盒。 1986年的夏天特别热。张明敏盯着电视里北京申办亚运成功的新闻,突然抓起车钥匙。"你要卖房?"妻子抱着两岁的儿子惊愕地站在玄关。他翻出存折和房契,声音轻却坚定:"国家需要建设资金,我们办巡回义演。"三个月后,当他带着六十万港元捐款走进亚组委办公室时,工作人员红着眼眶说:"张先生,这是收到的第一笔港澳同胞捐款。" 如今铜锣湾的唱片行里,偶尔还能听见年轻人和着《我的中国心》的旋律轻轻哼唱。张明敏的孙子去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白发苍苍的老歌手坐在观众席,听见周围新生手机里传来的熟悉前奏,忽然想起三十多年前那个雪夜。黄一鹤导演早已作古,但那天他在后台说的话犹在耳边:"这首歌会刻进中国人的骨头里。"
易立竞问陈佩斯:“刀郎为什么不上春晚?”陈佩斯说:“别说刀郎,我也不上春晚。”易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