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孝子”刘秀祥:13年前背疯母千里求学,如今故事感动千万人 刘秀祥1986年出生在贵州望谟县弄林村,家境贫寒靠父亲务农支撑。四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受打击精神失常,哥哥外出打工姐姐出嫁后音讯渐无。十岁起他独自照顾母亲,一边上学一边维持生计,把田地租出换五百斤稻谷做全年口粮,还上山采药卖钱补贴家用。小学毕业成绩全县第三,为省钱选免学费私立中学。初中时带母亲到县城,在学校旁搭窝棚住,放学捡垃圾卖废品,周末打零工挣钱。高中考入安龙一中,为凑路费去遵义挖隧道扛工具,住废弃猪圈用编织袋围挡。高考前生病落榜,次年复读考上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13年前,刘秀祥带母亲北上山东上大学,学校安排临时住所,他勤工俭学擦食堂桌子拉三轮运货。故事传开后媒体报道,许多人捐款他大多婉拒,只用部分维持生活。大学期间加入社团,组织活动为山区孩子募捐衣物文具,还资助捡垃圾遇到的三个弟妹上学。毕业前有企业开高薪,但他拒绝,选择回贵州。 大学毕业后,刘秀祥考取特岗教师,在打易中学教历史。他骑摩托遍历乡镇,磨坏八辆车,带回一千八百辍学学生。薪水有限大多花在学生身上,不够时借钱帮忙。2016年建工作室,筹资助九千孩子。调入民族中学接问题班,逐户家访从工地网吧找回学生,全班从垫底到全员考上大学。县本科录取率从七十升至一千七百。2018年升实验高中副校长,办培训两千七百场,听众上千万。资助四千二百学生,筹款一千三百万。获中国好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称号,仍照顾母亲直到她晚年去世。如今任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继续推动乡村教育。 刘秀祥从贫困山村走出来,又回大山点亮别人梦想,这不光是孝顺,还在用实际行动改变家乡面貌。说实话,他的坚持让很多人看到希望,但也提醒我们,生活本就艰辛,得一步步来。他拒绝高薪回乡教书,不是为了出名,而是觉得教育能帮更多人翻身。这故事接地气,就跟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一样,没啥花里胡哨,就是实打实干事。想想看,如果每个人都像他这样扛起责任,社会得变多好。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穷苦不是借口,关键看你怎么选路走下去。别总抱怨环境差,先问问自己尽力没。像刘秀祥这样,从小照顾母亲到帮上千孩子上学,这份韧劲儿真值得学学。不是说要复制他的人生,而是从他身上找点动力,面对难题时别轻易退缩。教育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他用十年时间让县里录取率翻倍,这影响力可不小。回过头看,13年前背母求学那事儿,现在看来不只是感动,还成了推动改变的起点。生活总有坎儿,但跨过去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天。
“贵州孝子”刘秀祥:13年前背疯母千里求学,如今故事感动千万人 刘秀祥1986年
杰彦评娱乐
2025-08-07 17:15:11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