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倒霉啊!”上海,7旬老人等地铁时没有站在车门旁边的候车区,而是站在车门中间,地铁来了后,还没等车内的乘客下车,便往里挤,结果与一名正在下车的女生发生碰撞,摔倒受伤。事后老大爷要求女生及地铁公司赔偿28万余元。法院这样判! 26岁的袁某(化名)是一个典型的上海打工族,每天都得乘坐地铁上下班。 因为她住得远,平时上班就得转好几条地铁线路,常常要在车厢里挤来挤去。 早上八点钟左右,她赶着去地铁站,通常人已经很多,站台上已经排满了等车的通勤族。 她每次都得靠着站稳,手紧紧抓住扶手,防止被车厢的晃动弄得站不住。 因为换乘的线路多,袁某有时得在不同的站台之间穿梭。 每次换乘时,她都得看着屏幕确认下一班地铁的方向,避免走错路。 尤其是高峰期,每一趟车都很挤,她甚至有时候连个座位都抢不到。 站立在拥挤的车厢里,她要小心翼翼地不碰到别人,尤其是在人流最密集的时段,呼吸都有点困难。 2023年11月14日,上海的地铁站依旧繁忙,来来往往的通勤人群填满了整个站台。 突然,一声沉闷的撞击声和紧接着的痛苦喊叫声划破了这片平凡的喧嚣。 70岁的丁先生在一瞬间跌倒在地,疼痛使他无法站立。而与他发生碰撞的正是袁某,她也同样感到吃力和困惑。 事后,经过医院检查,丁先生被诊断为右侧股骨骨折,伤情评定为十级残疾。 为此,他不仅向袁某提出了诉讼,还将地铁公司一同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28万余元。 监控画面清晰地揭示了事发的经过:在事故发生之前,丁先生并没有遵守地铁站台的常规秩序,忽略了清晰可见的候车黄线,他没有站在车门两侧的等候区域,而是径直站在了车门正中央,那片本应留给下车乘客的通道上。 当列车停稳,车门打开时,丁先生并没有耐心等待车内的乘客先行下车,而是急匆匆地挤进了即将上车的人流中。 这个动作不仅使他和其他人产生了冲突,更是主动跳进了迎面而来的涌动人潮中。 随着人群的推搡和挤压,丁先生被推倒在地,遭遇了严重的伤害。 事实上,他的这种行为和决策,实际上为这场意外埋下了最危险的伏笔。 袁某在法庭上感到十分委屈,她辩解说自己只是按照正常的程序下车,而地铁车厢本身就人满为患,身体之间的接触几乎无法避免。 她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丁先生没有遵守地铁站台的基本规则,没有按照黄线排队,反而站到了车门正中央,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 在她看来,丁先生的行为才是引发事故的真正原因。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尽管袁某的辩词有一定的道理,但她在下车时确实没有足够的警觉,尤其是对站在车门口的丁先生并未留意到他的位置和状态。 地铁站的环境复杂,人群拥挤,虽然这并不完全是袁某的责任,但她的疏忽也不可忽视。 法院认为,虽然在那样一个混乱且被动的情况下,要完美地预判所有潜在风险并避免发生碰撞有些苛刻,但袁某仍然应该保持基本的注意力,尽可能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 因此,法院判定袁某应当承担30%的责任,这既是对她疏忽大意的认定,也是在考虑到当时的环境和她的处境后的相对宽容。 丁先生的损失总额为24万余元,法院最终判决袁某需赔偿其中的7万余元,其余的部分则由丁先生自行承担。 这一判决,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双方过失的均衡考量,同时也给出了合理的责任划分。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亏大了!一分钟损失38万!”上海女子赤身裸体蒸桑拿,不料男保安突然闯入将她看光
【10评论】【11点赞】
济公
为什么要别人负责30%,这种不遵守秩序的老不死的,活该!
卢先生
神经病 老而不死是为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