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真大!”浙江杭州,一35岁女子去阳台晾衣服时,突然脚底一滑,身体瞬间失去平衡,整个人从16楼往下坠,重重摔在了楼下的小客车上,路人发现后,紧急拨打120,经过3周治疗,女子从重症室转出,医生的一番话,让女子很是后怕,网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根据根据杭州网8月6日的报道,35岁的王女士趁着周末,想着给家里来个大扫除,她把洗衣机里洗好的衣服抱出来,准备去阳台晾晒,想着晾完衣服就能在沙发上好好休息会儿。 王女士来到阳台,脚下的瓷砖因为之前打扫残留的水渍,变得湿滑,她没太在意,继续熟练地晾着衣服。 就在她挂最后一件衣服时,突然脚底一滑,身体瞬间失去平衡,王女士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整个人就朝着阳台外倒去,从16楼的高空飞速坠落。 楼下,有几位路人正在散步,其中一位大妈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一个人影从高空坠落,吓得她手中的扇子都掉在了地上,紧接着大声呼喊:“有人掉下来啦,快救人啊!” 伴随着“咚”的一声巨响,王女士重重地摔在了楼下停着的一辆小客车上,小客车的车顶瞬间被砸得凹陷下去,车窗也震裂了。 路人纷纷围了过来,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有人迅速掏出手机拨打120急救电话,有人在一旁焦急地等待,嘴里还念叨着:“这可怎么办,从这么高掉下来。” 很快,急救人员赶到了现场。此时的王女士意识已经模糊,面色苍白如纸,呼吸也越来越微弱,急救人员迅速给她进行颈托固定、吸氧等初步处理,随后紧急将她送往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 到了急诊室,医生发现王女士的情况极其危急,她意识模糊,不仅出现严重的低氧、低血压,左上肢的形态也明显异常,能看出是骨折了。 医生们不敢耽搁,立刻呼叫创伤应急抢救团队,普外科、胸外科、骨伤科、急诊科、ICU的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对王女士的伤情进行评估。 他们一边给王女士吸氧、开通静脉通路、补液升压,一边安排完善CT、超声检查,检查结果让人揪心,王女士颈椎横突骨折、胸椎骨折、多根肋骨骨折、左侧血气胸、双侧肩胛骨骨折、腰椎骨折、骨盆骨折,而且肝脾破裂。 持续下降的血红蛋白水平表明她存在活动性出血,已经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凝血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医院的创伤应急抢救团队迅速展开讨论,制定抢救方案,他们先将王女士推进手术室,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周黎明通过DSA下血管栓塞介入,止住了肝脾破裂导致的出血。 紧接着,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军进行左侧胸腔镜下肺修补术和肋骨骨折复位,骨伤科团队也为她做了左上肢的外固定支架术。 术后,王女士被送进重症医学科进行严密监护治疗,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美齐、副主任医师席绍松为她制定了全面的诊疗方案,每天都仔细评估病情,积极输注血制品,纠正凝血功能,同时做好容量管理、感染控制及脏器功能支持。 入院第3天,在经过积极抗炎消肿及脱水治疗后,骨伤科团队又给王女士进行了胸椎骨折手术,固定胸椎、减轻脊髓压迫,尽可能减少截瘫发生的概率。 住院期间,王女士经历了重重难关,出血关、凝血关、肺部感染关、呼吸衰竭关,每一关都凶险万分,但好在她都挺了过来。 经过医护人员整整3周的精心治疗及护理,王女士的病情终于有了明显好转,她顺利从重症医学科转出,进入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 她能从16楼坠落的绝境中活下来,简直是个奇迹,网友们得知这件事后,纷纷在网上留言。 有人说:“这运气也太好了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也有人感慨:“从16楼掉下来还能活着,真是老天保佑。” 还有人开始反思:“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家里的阳台安全太重要了。” 这件事真的太让人意外了,一个小小的滑倒,就可能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王女士能幸运地活下来,是她的福气,也是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的结果。 但我们不能总是依靠运气来避免危险,尤其是家里的安全隐患,一定要重视起来,就像王女士这次,要是阳台地面不那么湿滑,或者有更安全的防护措施,也许这场意外就能避免。 希望大家都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好好检查一下自己家里,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都消除掉,毕竟,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河南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晓蓓坠楼身亡,这可不是简单的悲剧,而是把医疗环
【2评论】【4点赞】